抱养
【拼音】:bào yǎng
【注音】:ㄅㄠˋ一ㄤˇ
【词性】:动词。
【结构】:抱(左右结构)养(上下结构)
【简体】:抱养
【繁体】:抱養
词语解释抱养bàoyǎng。(1)抱来别人家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抚养。
基础解释(动)把别人的孩子抱来当自己的孩子抚养:这对夫妇~了一名女婴。
引证解释⒈抚养。引《汉书·外戚传下·孝元傅昭仪》:“太子小,而傅太后抱养之。”⒉抱别人的孩子来抚养。引《元典章·户部三·承继》:“若同宗无应继之人,则抱养他人之子,名曰‘螟蛉’,盖取久而肖己之义,将以终老传后也。”《明史·楚昭王桢传》:“楚宗人华越等言华奎与弟宣化王华壁皆非恭王子,华奎乃恭王妃兄王如言子,抱养宫中。”
网络解释抱养抱养,汉语词汇。
释义指抱来别人家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抚养。
综合释义抚养。《汉书·外戚传下·孝元傅昭仪》:“太子小,而傅太后抱养之。”抱别人的孩子来抚养。《元典章·户部三·承继》:“若同宗无应继之人,则抱养他人之子,名曰‘螟蛉’,盖取久而肖己之义,将以终老传后也。”《明史·楚昭王桢传》:“楚宗人华越等言华奎与弟宣化王华壁皆非恭王子,华奎乃恭王妃兄王如言子,抱养宫中。”
网友释义抱养,指抱来别人家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抚养。语出《汉书·外戚传下·孝元傅昭仪》:“太子小,而傅太后抱养之。”
汉语大词典(1).抚养。《汉书·外戚传下·孝元傅昭仪》:“太子小,而傅太后抱养之。”(2).抱别人的孩子来抚养。《元典章·户部三·承继》:“若同宗无应继之人,则抱养他人之子,名曰‘螟蛉’,盖取久而肖己之义,将以终老传后也。”《明史·楚昭王桢传》:“楚宗人华越等言华奎与弟宣化王华壁皆非恭王子,华奎乃恭王妃兄王如言子,抱养宫中。”
国语辞典收养别人家的孩子,当做自己亲生的小孩般抚养。
辞典修订版收养别人家的孩子,当做自己亲生的小孩般抚养。《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元傅昭仪传》:「太子小,而傅太后抱养之,今至太子家,以乳母恩耳,不足有所妨。」《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天老,这要娶他的人,就是我丈人抱养这个小孩子。」
法语adopter un enfant
其他释义把别人家的孩子抱来当自己的孩子抚养:他们无儿无女,~了一个孩子。
近义词 收养
1.上世纪五十年代,地处中国西南的四川省的刘家过着缺衣少食的生活,他们甚至将三儿子送给了一户姓陈的人家抱养。
2.他是个孤儿,我在特殊的情况下抱养了这个遭家不造的孩子,我自忖目前无法照顾他,所以请您务必将他抚养长大。
3.后来养父母又生了一个,他们对抱养的这个儿子非常虐待,只让他做不给他吃,养父开口就是骂他垃圾,所以他觉得他的人生就是垃圾一般。
4.最后,母鸟看不下去了,它掉头对公鸟说:“亲爱的,我看是时候告诉咱娃说它是抱养的了。”。
5.她十分期望抱养我的是有大学学历的人,因而把一切都部署好了,我一降生就交给一对律师夫妇抱养。
6.靳工目支支吾吾,问急了,他才说出了真像,原来嫁给关沟臭泥坑比靳家三奶奶还大三岁的靳家大奶奶抱养的那个闺女,大奶奶听说“事变。
7.二十多年以后,那位被孙贵妃抱养的孩子,也就是英宗,才给胡氏恢复了皇后的身份,并上尊谥号为恭让章皇后,她的坟墓也被升格为皇后陵寝。
8.怀集县马宁卫生院护士莫美霞产后患上多发生性硬化脊髓炎,在赊借无门的情况下,希望好心人抱养自己一对双胞胎儿子,并企盼出钱帮助她治病。
9.他们尝试了四年,这时艾米丽终于受不了了,他们谈论起医治生育能力或抱养个孩子的问题。
10.可刘文波爱蔡雪岚,这个女人心地善良,性情柔顺,持家能力强,刘文波不忍失去她,想着将来抱养一个孩子算了。
读音:bào
[bào]
(1)(动)用手臂围住
(2)(动)初次得到(儿子或孙子)。
(3)(动)领养(孩子)。
(4)(动)〈方〉结合在一起:~成团。
(5)(动)〈方〉(衣、鞋)大小合适:这双鞋~脚儿。
(6)(动)心里存着(想法、意见):青年人都~着远大的革命理想。
(7)(量)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草。
读音:yǎng
[yǎng]
(1)(动)供给生活资料或生活费用:扶~|赡~|~活。
(2)(动)饲养或培植(动物、花草):~猪。
(3)(动)生育:~了一个儿子。
(4)(动)抚养的(非亲生的):~父|~子。
(5)(动)培养:~成习惯。
(6)(动)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精力或恢复健康:~病|保~|休~|疗~|营~|~精蓄锐。
(7)(动)养护:~路。
(8)(动)(毛发)留长;蓄起不剪。
(9)(动)扶植;扶助:以工~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