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谟训诰
【拼音】:diǎn mó xùn gào
【注音】:ㄉ一ㄢˇㄇㄛˊㄒㄨㄣˋㄍㄠˋ
【词性】:成语。
【简体】:典谟训诰
【繁体】:典謨訓誥
词语解释泛指经典之文。《尚书》中《尧典》、《大禹谟》、《汤诰》、《伊训》等篇的并称。典谟训诰[diǎnmóxùngào]⒈《尚书》中《尧典》、《大禹谟》、《汤诰》、《伊训》等篇的并称。⒉泛指经典之文。
引证解释⒈《尚书》中《尧典》、《大禹谟》、《汤诰》、《伊训》等篇的并称。引《书序》:“典謨训誥誓命之文,凡百篇。”⒉泛指经典之文。引唐康骈《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尧、舜、汤之道在典謨训誥之间。”宋苏轼《赐新除宝文阁直学士李之纯辞恩命不允诏》:“祖宗之文章,与典謨训誥,并宝於世。”郭沫若《屈原》第一幕:“屈原:我的年青时代是受过‘典谟训诰’、‘雅颂’之音熏陶的,因此我的文章一时也不容易摆脱那种格调。”
综合释义①《尚书》中《尧典》、《大禹谟》、《汤诰》、《伊训》等篇的并称。②泛指经典之文。尧、舜、汤之道在~之间。◎唐·康骈《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
网友释义《尚书》中《尧典》、《大禹谟》、《汤诰》、《伊训》等篇的并称。泛指经典之文。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谟,即治国计划;训,即大臣的态度;诰,即国君的通告;誓,起兵文告;命,国君的命令。
国语辞典书经中的〈尧典〉、〈大禹谟〉、〈伊训〉、〈汤诰〉等,都是古圣贤相诰诫的言论。典谟训诰[diǎnmóxùngào]⒈书经中的〈尧典〉、〈大禹谟〉、〈伊训〉、〈汤诰〉等,都是古圣贤相诰诫的言论。成语解释典谟训诰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书经中的尧典、大禹谟、伊训、汤诰等,都是古圣贤相诰诫的言论。
出处《书序》:“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
其他释义①《尚书》中《尧典》、《大禹谟》、《汤诰》、《伊训》等篇的并称。②泛指经典之文。
1.当王效宣毫无犹豫写对“典谟训诰”时,钱文忠直感叹:“这些孩子不是‘学霸’,简直是‘学神’!”。
2.后世文人读古文,写古文,是高雅的事,其所谓古文者,不是典谟训诰,甚至也不是左国史汉,其根源,尤其是心法,倒在韩、欧那里。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18087/典谟训诰造句
3.后世文人读古文,写古文,是高雅的事,其所谓古文者,不是典谟训诰,甚至也不是左国史汉,其根源,尤其是心法,倒在韩、欧那里。[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4.后世文人读古文,写古文,是高雅的事,其所谓古文者,不是典谟训诰,甚至也不是左国史汉,其根源,尤其是心法,倒在韩、欧那里。[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18087/造句网]
5.尧、舜、汤之道在典谟训诰之间。◎唐·康骈《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
读音:diǎn
[diǎn]
(1)(名)典范性书籍。
(2)(名)标准;法则:~范。
(3)(名)典故:用~。
(4)(名)典礼:盛~。
(5)(动)旧时用土地、房屋或其他东西作抵押向人借钱:~押。
读音:mó
[mó]
(名)策略;计划。
读音:xùn
[xùn]
1.教导;训诫:教~。~话。~词。~了他一顿。挨了一通~。
2.教导或训诫的话:家~。遗~。
3.训练:培~。轮~。军~。
4.准则:不足为~。
5.解释(词义):~诂。
6.姓。
读音:gào
[gào]
(名)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