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班
【拼音】:huáng bān
【注音】:ㄏㄨㄤˊㄅㄢ
【结构】:黄(上中下结构)班(左中右结构)
【繁体】:黃班
词语解释见“黄斑”。黄班[huángbān]⒈见“黄斑”。
基础解释见“[[黄斑]]”。
引证解释⒈见“黄斑”。
汉语大词典见“黄斑”。《汉语大词典》:黄斑 拼音:huángbān(1).亦作“黄班”。虎的别名。《隋书·五行志上》:“陈初有童谣曰:‘黄班青骢马,发自寿阳涘。来时冬气末,去日春风始。’其后陈主果为韩擒所败。擒本名擒兽,黄班之谓也。”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昨夜黄斑入县来,分明踪迹印苍苔。”明高启《同谢国史游钟山逢铁冠先生》诗:“铁冠先生有道者,往往人见骑黄斑。”(2).眼球视网膜正中的一部分,略呈圆形,黄色。黄斑正对瞳孔,物体的影像正落在这一点上时,看物体最清楚。
其他释义1.见'黄斑'。
1.你就不要太妄自菲薄了,你的能力是众所周知的,能够在黄班这种鱼龙混集的地方混得面面俱圆、如鱼得水,就证明你的处事手段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比的了。
2.就这样黄班主最终只得破例同意,就在那时关生也正式更名为杨胜鹏。
3.他还要求宜黄班艺人讲戏德、重艺术,经常把宜黄班召集到临川玉茗堂排演节目,又率宜黄班赴吉安、永新、上饶、南京等地演出。
4.鹿寨县正在打造的3000亩现代精品葡萄核心示范区,地点就在鹿寨镇角塘村查比屯、鹿鸣屯和新胜村的黄班屯。
5.1955年,戏班“同庆二黄班”被唐河县政府更名为唐河县汉剧团。
6.黄班的部队因武器太差,攻城7日不下,撤退。
7.他还要求宜黄班艺人讲戏德、重艺术,经常把宜黄班召集到临川玉茗堂排演节目,又率宜黄班赴吉安、永新、南京等地演出。[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
读音:huáng
[huáng]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
读音:bān
[bān]
1.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班。按部就班。
2.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班组。班级。班长。班主任。领班。
3.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4.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班。下班。值班。班房。
5. 定时开行(
)的:班车。班机。班期。6.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班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班飞机走”)。
7. 调回或调动(军队):班师。班兵。
8. 古同“斑”,杂色。
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