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氏
【拼音】:yuè zhī
词语解释⒈亦作“月支”。⒉古族名,曾于西域建月氏国。其族先游牧于敦煌、祁连间。汉文帝前元三至四年时,遭匈奴攻击,西迁塞种故地(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及其迤西一带)。西迁的月氏人称大月氏,少数没有西迁的人入南山(今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小月氏。⒊近代亦借指西方侵略者。
法语Yuezhi
引证解释⒈亦作“月支”。⒉古族名,曾于西域建月氏国。其族先游牧于敦煌、祁连间。汉文帝前元三至四年时,遭匈奴攻击,西迁塞种故地(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及其迤西一带)。西迁的月氏人称大月氏,少数没有西迁的人入南山(今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小月氏。引唐李白《寄远》诗之十:“鲁縞如玉霜,笔题月支书。”支,一本作“氏”。元戴天锡《天马图歌》:“月支天马难再得,谁向君家貌真蹟。”⒊近代亦借指西方侵略者。参阅《汉书·西域传上·大月氏国》。引清谭宗浚《览海赋》:“誓斩月氏,几擒车鼻。”
读音:yuè
[yuè]
(1)(名)月球;月亮。
(2)(名)计时的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3)(形)每月的:~刊|~产量。
(4)(形)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读音:shì,zhī
[zhī]
[ shì ]1. 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
2. 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后称呼名人、专家:神农氏。太史氏。摄氏表。
[ zhī ]1. 〔阏(yān)氏〕见“阏”。
2. 〔月氏〕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