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收统支
【拼音】:tǒng shōu tǒng zhī
【简体】:统收统支
【繁体】:統收統支
网友释义统收统支是我国高度集中型财政管理体制下的收支管理办法。包括两方面含义。(1)在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上,地方预算收入统一上缴中央,地方支出按计划由中央统一核拨,地方收支不挂钩。1950年,为了适应当时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我国实行这种预算管理体制。当时规定,除地方附加以外的全部财政收入统一纳入国家预算管理,划入中央金库,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均由中央统一审核,逐级拨付。财政管理权限集中于中央,一切财政收支科目,收支程序和开支标准,均由中央统一制定,地方无权更改。(2)在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上,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全部或绝大部分上缴财政,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增拨流动资金和四项费用,基本上...
辞典修订版指政府机关的将各种收入统一调配应用到各种用途上的收支管理方式。
读音:tǒng
[tǒng]
(1)(名)事物彼此之间的联系。
(2)(副)总起来总括全部:~共。
读音:shōu
[shōu]
(1)(动)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把摊开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拢:~拾|~集。
(2)(名)取自己有权取的东西或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回|~复。
(3)(动)获得(经济利益):~入|~益。
(4)(动)收获;收割:~成|秋~。
(5)(动)接;接受;容纳
(6)(动)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我的心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简直~不住了。
(7)(动)逮捕;拘禁:~监。
(8)(动)结束;停止(工作):~工|~场。
读音:tǒng
[tǒng]
(1)(名)事物彼此之间的联系。
(2)(副)总起来总括全部:~共。
读音:zhī
[zhī]
1. 撑持,伸出,竖起:支撑。支援。体力不支。
2. 受得住:乐不可支。
3. 领款或付款:支付。
4. 调度,指使:支使。支应。支着儿。
5. 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总支。支流。支离。
6. 〔地支〕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7. 量词:一支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