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龈
【拼音】:lóng yín
【繁体】:龍齦
词语解释⒈ 于琴尾端,用以承弦者。龙龈[lóngyín]⒈于琴尾端,用以承弦者。
基础解释于琴尾端,用以承弦者。
引证解释⒈ 于琴尾端,用以承弦者。引:宋陈旸《乐书·琴制》:“龙脣者,声所由出也;龙齦者,吟所由生也。”⒈于琴尾端,用以承弦者。引宋陈旸《乐书·琴制》:“龙脣者,声所由出也;龙齦者,吟所由生也。”
综合释义于琴尾端,用以承弦者。宋陈旸《乐书·琴制》:“龙脣者,声所由出也;龙齦者,吟所由生也。”
汉语大词典于琴尾端,用以承弦者。宋陈旸《乐书·琴制》:“龙唇者,声所由出也;龙龈者,吟所由生也。”
其他释义1.于琴尾端,用以承弦者。
读音:lóng
[lóng]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读音:yín,kěn
[yín]
[ yín ]1. 〔齿龈〕包住齿颈的黏膜组织,粉红色,内有血管和神经。亦称“牙龈”;通称“牙床”;有的地区称“牙花子。”
2. (齦)
[ kěn ]1. 同“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