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掖
【拼音】:hú yè
【注音】:ㄏㄨˊ一ㄝˋ
【结构】:狐(左右结构)掖(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见“狐腋”。狐掖[húyè]⒈见“狐腋”。
基础解释见“[[狐腋]]”。狐腋下的毛皮。
引证解释⒈见“狐腋”。
其他释义1.见'狐腋'。
读音:hú
[hú]
(1)(名)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吃野鼠、鸟类、家禽等。毛皮可做衣物。较常见的草狐和赤狐。通称狐狸。
(2)(Hú)姓。
读音:yè,yē
[yè]
[ yè ]1. 用手扶着别人的胳膊:扶掖。
2. 扶持别人:掖护。奖掖。
3. 古同“腋”,旁边。
[ yē ]1. 把东西塞在衣袋或夹缝里:腰里掖着手榴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