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椒
【拼音】:shān jī
【结构】:山(独体结构)鸡(左右结构)椒(左右结构)
【繁体】:山雞椒
词语解释樟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有香气。春季开花,黄色。果实小球形,熟时黑色。花、叶和果实均含芳香油,可提取香精。果实入药,能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山鸡椒[shānjījiāo]⒈樟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有香气。春季开花,黄色。果实小球形,熟时黑色。花、叶和果实均含芳香油,可提取香精。果实入药,能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引证解释⒈樟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有香气。春季开花,黄色。果实小球形,熟时黑色。花、叶和果实均含芳香油,可提取香精。果实入药,能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网络解释山鸡椒(植物)山鸡椒又名木香子、木姜子、山苍子、青皮树、山苍树、过山香、山胡椒、野胡椒、大筑子皮、澄茄子、沙海藤。分布在中国除高海拔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以南部地区为常见,东南亚及南亚各国也产。生于向阳丘陵和山地的灌木丛或树林中,适合生于海拔100—2900米,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较强,但在土壤酸度为5—6度的地区生长较为旺盛。根、叶及果实等均可入药,有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的功效。
网友释义山鸡椒(学名:Litseacubeba(Lour)Pers.)是樟科、木姜子属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8-10米。树皮幼时黄绿色,老时灰褐色,无毛。叶互生,纸质,有香气,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11厘米,宽1.4-2.4厘米。伞形花序单生或簇生,总梗细长,长6-10毫米;苞片边缘有睫毛;每一花序有花4-6朵,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花被裂片6,宽卵形;能育雄蕊9。果近球形,直径约5毫米,无毛,幼时绿色,成熟时黑色,果梗长2-4毫米,先端稍增粗。花期2-3月,果期7-8月。分布于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在中国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云南...
英语Litsea cubebacubeb litsea tree
其他释义1.樟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有香气。春季开花,黄色。果实小球形,熟时黑色。花﹑叶和果实均含芳香油,可提取香精。果实入药,能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读音:shān
[shān]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读音:jī
[jī]
(名)家禽;品种很多;嘴短;头部有鲜红肉质的冠。翅短;不能高飞:~蛋|~肉|公~|花~。
读音:jiāo
[]
(名)指某些果实或种子有刺激性味道的植物:花~|辣~|胡~|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