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庸
【拼音】:chóu yōng
【注音】:ㄔㄡˊㄩㄥ
【结构】:畴(左右结构)庸(半包围结构)
【简体】:畴庸
【繁体】:疇庸
词语解释1.谓选贤任用。语出《书.尧典》:'畴咨若时登庸。'孔传:'畴,谁;庸,用也。谁能咸熙庶绩,顺是事者,将登用之。'2.酬报功劳。畴,通'酬'。畴庸[chóuyōng]⒈谓选贤任用。语出《书·尧典》:“畴咨若时登庸。”孔传:“畴,谁;庸,用也。谁能咸熙庶绩,顺是事者,将登用之。”⒉酬报功劳。畴,通“酬”。
基础解释谓选贤任用,或酬报功劳,畴,通“酬”。
引证解释⒈谓选贤任用。引语出《书·尧典》:“畴咨若时登庸。”孔传:“畴,谁;庸,用也。谁能咸熙庶绩,顺是事者,将登用之。”唐张九龄《谢中书侍郎状》:“此职择才,十年虚位,以卿达识,所以畴庸。”⒉酬报功劳。畴,通“酬”。引《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五侯外戚,且非旧章,而臣之所附,唯在恩泽。既义异畴庸,实荣乖儒者。”李周翰注:“畴,酬;庸,功也。”《梁书·孔休源传》:“慎终追远,歷代通规,褒德畴庸,先王令典。”唐杨炯《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孤锋直进,九种於是克清;疋马横行,三韩由其殄灭。畴庸赏最,我有力焉。”
网络解释畴庸畴庸,谓选贤任用。或酬报功劳,畴,通“酬”。张九龄《谢中书侍郎状》:“此职择才,十年虚位,以卿达识,所以畴庸。”
综合释义谓选贤任用。语出《书·尧典》:“畴咨若时登庸。”孔传:“畴,谁;庸,用也。谁能咸熙庶绩,顺是事者,将登用之。”唐张九龄《谢中书侍郎状》:“此职择才,十年虚位,以卿达识,所以畴庸。”酬报功劳。畴,通“酬”。《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五侯外戚,且非旧章,而臣之所附,唯在恩泽。既义异畴庸,实荣乖儒者。”李周翰注:“畴,酬;庸,功也。”《梁书·孔休源传》:“慎终追远,歷代通规,褒德畴庸,先王令典。”唐杨炯《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孤锋直进,九种於是克清;疋马横行,三韩由其殄灭。畴庸赏最,我有力焉。”酬谢功劳。《梁书.卷三六.孔休源传》:「慎终追远,历代通规;褒德畴庸,先王令典。」唐.杨烱〈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畴庸赏最,我有力焉。」
汉语大词典(1).谓选贤任用。语出《书·尧典》:“畴咨若时登庸。”孔传:“畴,谁;庸,用也。谁能咸熙庶绩,顺是事者,将登用之。”唐张九龄《谢中书侍郎状》:“此职择才,十年虚位,以卿达识,所以畴庸。”(2).酬报功劳。畴,通“酬”。《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五侯外戚,且非旧章,而臣之所附,唯在恩泽。既义异畴庸,实荣乖儒者。”李周翰注:“畴,酬;庸,功也。”《梁书·孔休源传》:“慎终追远,历代通规,褒德畴庸,先王令典。”唐杨炯《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孤锋直进,九种于是克清;疋马横行,三韩由其殄灭。畴庸赏最,我有力焉。”
国语辞典酬谢功劳。畴庸[chóuyōng]⒈酬谢功劳。引《梁书·卷三六·孔休源传》:「慎终追远,历代通规;褒德畴庸,先王令典。」唐·杨烱〈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畴庸赏最,我有力焉。」
辞典修订版酬谢功劳。《梁书.卷三六.孔休源传》:「慎终追远,历代通规;褒德畴庸,先王令典。」唐.杨烱〈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畴庸赏最,我有力焉。」
读音:chóu
[chóu]
(1)(名)田地:平~十里。
(2)(名)种类:范~。
读音:yōng
[yōng]
(1)(形)平凡;不高明:~才|~医|~凡|附~|昏~|平~。
(2)(形)(动)用(用于否定式):无~细述|无~讳言|无~赘述。
(3)(形)(助)疑问词;表示反问;岂:~有济乎|~可弃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