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柝
【拼音】:jǐng tuò
【注音】:ㄐ一ㄥˇㄊㄨㄛˋ
【结构】:警(上下结构)柝(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警夜时敲击以报更的木梆。警柝[jǐngtuò]⒈警夜时敲击以报更的木梆。
引证解释⒈警夜时敲击以报更的木梆。引唐苏颋《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应制》:“晓巖中警柝,春事下蒐田。”宋彭龟年《寿张京尹》诗:“三年尹王都,警柝清夜眠。”明梁储《劝止临幸疏》:“而直庐拱卫官军万餘,警柝之声,夜以达旦。”
网络解释警柝警夜时敲击以报更的木梆。
综合释义警夜时敲击以报更的木梆。唐苏颋《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应制》:“晓巖中警柝,春事下蒐田。”宋彭龟年《寿张京尹》诗:“三年尹王都,警柝清夜眠。”明梁储《劝止临幸疏》:“而直庐拱卫官军万餘,警柝之声,夜以达旦。”
网友释义拼音:jǐngtuò注音:ㄐㄧㄥˇㄊㄨㄛˋ繁体:警柝警夜时敲击以报更的木梆。唐苏颋《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应制》:“晓巖中警柝,春事下蒐田。”宋彭龟年《寿张京尹》诗:“三年尹王都,警柝清夜眠。”明梁储《劝止临幸疏》:“而直庐拱卫官军万馀,警柝之声,夜以达旦。”
汉语大词典警夜时敲击以报更的木梆。唐苏颋《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应制》:“晓岩中警柝,春事下蒐田。”宋彭龟年《寿张京尹》诗:“三年尹王都,警柝清夜眠。”明梁储《劝止临幸疏》:“而直庐拱卫官军万馀,警柝之声,夜以达旦。”
其他释义1.警夜时敲击以报更的木梆。
读音:jǐng
[jǐng]
(1)(动)戒备:~惕|~戒。
(2)(形)(感觉)敏锐:机~|~觉。
(3)(动)使人注意(情况严重):~报|~告。
(4)(名)危险紧急的情况或事情:火~|报~。
(5)(名)警察的简称:民~|交通~。
读音:tuò
[tuò]
(名)〈书〉打更用的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