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雁
【拼音】:bái yàn
【注音】:ㄅㄞˊ一ㄢˋ
【结构】:白(独体结构)雁(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亦作'白鴈'。
基础解释亦作/'白鴈/',候鸟。体色纯白﹐似雁而小。古时多用作贽礼。
引证解释⒈见“白鴈”。
网络解释白雁白雁:首都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副教授
汉语大词典亦作“白雁”。候鸟。体色纯白,似雁而小。古时多用作贽礼。《左传·哀公七年》:“曹鄙人公孙权好弋,获白雁,献之。”《晋书·礼志下》:“其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皆用白雁、白羊各一头,酒米各十二斛。”唐李白《幽州胡马客歌》:“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宋孔平仲《孔氏谈苑·白雁为霜信》:“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至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明夏完淳《大哀赋》:“拜蒋侯为灵帝,弋白雁为国宾。”
其他释义1.见'白鴈'。
1.阿谀逢迎的官吏竞相进贡白鹿、白雁、白鹤、白猫等宠物,以求封赏。
2.那任豪游素来与白雁堂交情非浅,想必也用其当作暗器使唤。
3.到监区总务处查询了下,两人满心欢喜的发现,不但在看守所时候的结余款转了过来,白雁云和李刀外面的兄弟的汇款也到了,两人的“户头”。[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
4.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白居易
读音:bái
[bái]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
读音:yàn
[yàn]
(名)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常见的有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