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如木鸡
【拼音】:dāi rú mù jī
【注音】:ㄉㄞㄖㄨˊㄇㄨˋㄐ一
【词性】:成语。
【繁体】:呆如木雞
词语解释呆如木鸡dāirúmùjī。(1)脸上表情呆板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呆的神态。
基础解释见/'呆若木鸡/',呆得像木头做的鸡一样,形容人因为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引证解释⒈见“呆若木鸡”。
综合释义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那几个军人和财主,一个个~。◎鲁彦周《廖仲恺》第六章八五呆如木鸡[dāirúmùjī]
汉语大词典见“呆若木鸡”。《汉语大词典》:呆若木鸡(呆若木鸡) 拼音:dāiruòmùjī《庄子·达生》谓纪渻子为国君驯养斗鸡,凡四十日乃成,“望之似木鸡矣”。因以“呆似木鸡”或“呆若木鸡”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楞的样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我提到案下问时,那罗荣统呆似木鸡,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曹禺《日出》第二幕:“黄省三(呆若木鸡,低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李先生……李先生,我要活着。”陈世旭《小镇上的将军》:“人们第一眼看见将军的时候,都吃惊得呆若木鸡。”亦作“呆如木鸡”。鲁彦周《廖仲恺》第六章八五:“那几个军人和财主,一个个呆如木鸡。”
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其他释义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1.他知道上官仁杀人是不讲道理、不问缘由的,生怕性命不保,顿时呆如木鸡。
2.夏铭焉呆如木鸡,幡然想到桐城武家与这三人有如此深仇大恨,武青云非但不责怪她处处刁难,反而谦恭忍让,以礼相待。
3.在凌承志、凌萱萱呆如木鸡的神色中,韩庆瑞又道也替我谢谢他,我家那小子最近老是念叨他,说要不是有凌烈在,他怕是要死在碎冰府那些人手里。
4.毛淑华看着呆如木鸡的陆柒,赶紧帮他解围。
5.但球已经进了,留下维迪斯呆如木鸡的守门员,半蹲着,似乎还不能醒悟过来。
6.黄学雄呆如木鸡,转头说道“爸,何明说他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猿人头骨,完整的骨头,还问我收不收?”。
7.他勃然变色,突然惊讶的呆如木鸡。
8.见众人一副呆如木鸡的模样,谢子枫不由摇头一笑,看来自己此次举有些惊世骇俗了啊!“连续切出三颗元晶石,这人是谁啊?”。
9.自己什么忙也帮不上,不仅实力不行,连反击的勇气都没有,只是呆如木鸡一般站在周围。
10.何明呆如木鸡,我看起来很像搞基的人?不过周晴芸很快发了一个吐舌头的表情打错了太紧张了。
读音:rú
[rú]
1.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4. 到,往:如厕。
5.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6.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7. 与,和:“公如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如。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12.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3. 姓。
读音:mù
[mù]
(1)(名)树木:伐~|果~。
(2)(名)(木头)木材和木料的总称:枣~|榆~|檀香~。
(3)(形)用木材制成的:~器|~犁|~板。
(4)(名)棺材:棺~|行将就~。
(5)(Mù)姓。
(6)(形)质朴:~讷。
(7)(形)麻木:脚~了。
读音:jī
[jī]
(名)家禽;品种很多;嘴短;头部有鲜红肉质的冠。翅短;不能高飞:~蛋|~肉|公~|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