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
【拼音】:shè huì
【注音】:ㄕㄜˋㄏㄨㄟˋㄅㄠˇㄓㄤˋ
词语解释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⒈国家和社会以法律和规章形式,对公民生育、年老、死亡、伤残、疾病、失业、待业以及受灾和其他风险,给予经济、物质和服务方面的帮助,以保障其生存需求,达到社会安定的社会经济福利制度。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等方面。
网友释义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本质是追求公平,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目标是满足公民基本生活水平的需要,同时必须以立法或法律为依据。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化的产物,以19世纪80年代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并实施的一系列社会保险法令为标志,经历了发展、成熟、完善、改革等不同时期,各国根据各自的政治、经济和人口环境等因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等内容。2022全国两会调查结果出炉,“社会保障”...
英语socialsocial security insurancesocial securityBroo
法语sécurité sociale
其他释义国家和社会以法律和规章形式,对公民生育、年老、死亡、伤残、疾病、失业、待业以及受灾和其他风险,给予经济、物质和服务方面的帮助,以保障其生存需求,达到社会安定的社会经济福利制度。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等方面。
1.近年来,冷水江利用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站的优势,通过上门登记、电话联系、分片走访等形式建立数据库、更新档案,摸清了回乡高校毕业生人数。
2.如果任其发展,这些治疗费用昂贵、但可预防的疾病可能会压垮保险计划,并摧毁社会保障安全网。
3.就现在而言,社会保障改革是一个活靶。
4.由于劳动者的工资长期以来处在非常低的水平,老百姓主要靠政府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也是正常的,但我们又不能全让政府大包大揽。大包大揽会让政府的负担越来越重,最终走到国家社会保障濒于破产的地步。
5.这些模式,我们虽然不能照搬照用,但对我们的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6.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是以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工资总额口径为标准,指企业直接支付给各岗位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7.市场经济对强者跪拜,向弱者下刀,社会保障是保护弱者,让失去战斗力的弱者休养生息,让恢复自信的弱者继续战争。
8.一盘散沙般的社会保障体系,应当"相应地坚实基础"。
9.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认定是对见义勇为者予以社会保障的前提和基础。
10.有好的社会保障,老年人都过得很安逸。
读音:shè
[shè]
(1)(名)共同工作或生活的一种集体组织:报~|合作~。
(2)(名)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礼都叫社:春~|~日|~稷。
读音:huì,kuài
[huì]
[ huì ]1. 聚合,合在一起:会合。会审。会话。
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会议。开会。
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会。省会。
4. 彼此见面:会面。会见。
5. 付钱:会账。会钞。
6. 理解,领悟,懂:会心,体会。
7. 能,善于:会游泳。会英语。
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会难得。
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会有时。
10. 恰好,正好:会天大雨。
11. 一小段时间:会会儿。
[ kuài ]1. 总计:会计(①管理和计算财务的工作;②管理和计算财务的人)。
2. 姓。
读音:bǎo
[]
(1)(动)保护;保卫:~家卫国。
(2)(动)保持:~温。
(3)(动)保证;担保做到:~质~量。
(4)(动)担保(不犯罪、不逃走等):~释。
(5)(名)保人;保证人:作~|押~。
(6)(名)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
(7)姓。
读音:zhàng
[]
(1)(动)阻塞;遮挡
(2)(名)用来遮挡的东西: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