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赏
【拼音】:yāo shǎng
【注音】:一ㄠㄕㄤˇ
【结构】:邀(半包围结构)赏(上下结构)
【繁体】:邀賞
词语解释求取赏赐。邀赏[yāoshǎng]⒈求取赏赐。
引证解释⒈求取赏赐。引《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之党散亡在民间,虽更赦令,犹不自安,徼幸者争告捕以邀赏。”清叶廷琯《鸥陂渔话·雪鳗》:“岁或间遇,以是甚郑重视之,得则必献官邀赏。”
综合释义求取赏赐。《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之党散亡在民间,虽更赦令,犹不自安,徼幸者争告捕以邀赏。”清叶廷琯《鸥陂渔话·雪鳗》:“岁或间遇,以是甚郑重视之,得则必献官邀赏。”邀赏[yāoshǎng]求取赏赐。《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之党散亡在民间,虽更赦令,犹不自安,徼幸者争告捕以邀赏。”
汉语大词典求取赏赐。《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之党散亡在民间,虽更赦令,犹不自安,徼幸者争告捕以邀赏。”清叶廷琯《鸥陂渔话·雪鳗》:“岁或间遇,以是甚郑重视之,得则必献官邀赏。”
其他释义1.求取赏赐。
1.不管远处的昆顿连蹦带跳地向自己跑来请功邀赏,皮朋拿眼冷冷地瞥了边上的那个傻大个一眼。
2.正如我之前的比喻,你们就和我在骑行中遇到的土狗类似,见我不予理睬,于是就得意的追着车子狂吠,仿佛立下了驱除大功、可以向主子邀赏一样。
3.此刻他的脑海里已经想到方炎他血溅五步,他在考虑如何向高进邀赏了。
4.三任省委省政府互不推诿,不拈轻怕重,不揽功邀赏,不拆台设障,不埋三怨四,不虚掷空谈。
5.大王,不怪罪小妖隐瞒,便已是宽宏大量,小妖怎敢再邀赏!
6.清风佳影湖中荡,水中月,相邀赏。
7.已经做好为凌峰收尸邀赏准备的凌书宇,看到缓步走出藏剑阁的凌峰,像看到鬼一般愣在当场,手中黑色麻袋滑落也没发觉。
8.舞三石知道持功邀赏往往会被英明的君主瞧轻,虽然这个皇帝怎么看都不像一个有为青年的样子,但他还是选择了谨慎。
9.仗此良因,邀赏清都绛阙;乘吾胜会,脱离地狱凡笼。
10.他就怕自己教出一个安禄山式的将军,残暴不仁,只知道立功邀赏,学了一身好本事,最后却成了祸害。
读音:yāo
[yāo]
(1)(动)邀请:诚~。
(2)(动)〈书〉求得:~功。
(3)(动)拦住;半路拦截:~击。
读音:shǎng
[shǎng]
(1)(动)赏赐;奖赏:有~有罚。
(2)(名)赏赐或奖赏的东西:悬~|领~。
(3)姓。
(4)(动)欣赏;观赏:~月|~花。
(5)(动)赏识: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