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花路草
【拼音】:qiáng huā lù cǎo
【注音】:ㄑ一ㄤˊㄏㄨㄚㄌㄨˋㄘㄠˇ
【词性】:成语。
【繁体】:牆花路草
词语解释见“墙花路柳”。墙花路草[qiánghuālùcǎo]⒈见“墙花路柳”。
基础解释见“[[墙花路柳]]”。
引证解释⒈见“墙花路柳”。
综合释义比喻不被人尊重的女子。旧时指妓女。同“墙花路柳”。彼~,尚且钟情不舍,到底得合,况贵为妃嫔者乎!◎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七回
网友释义墙花路草释义:比喻不被人尊重的女子。旧时指妓女。同“墙花路柳”。出处:明·徐复祚《红梨记·诗要》:“非执拗,那壁厢是墙花路草,怎比得日边红杏倚云高?”
国语辞典墙头花,路边草,可任人随意攀折。比喻娼妓。明.高濂《玉簪记.第十九出》:「如本是柔枝嫩条,休比做墙花路草。」也作「路柳墙花」、「墙花路柳」。墙花路草[qiánghuālùcǎo]⒈墙头花,路边草,可任人随意攀折。比喻娼妓。明·高濂也作「路柳墙花」、「墙花路柳」。引《玉簪记·第十九出》:「如本是柔枝嫩条,休比做墙花路草。」成语解释墙花路草
出处明·徐复祚《红梨记·诗要》:“非执拗,那壁厢是墙花路草,怎比得日边红杏倚云高?”明·高濂《玉簪记·词媾》:“如本是柔枝嫩条,休比做墙花路草。”
其他释义比喻不被人尊重的女子。旧时指妓女。同“墙花路柳”。
近义词 墙花路柳
1.彼墙花路草,尚且钟情不舍,到底得合,况贵为妃嫔者乎!◎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七回
读音:qiáng
[qiáng]
(名)砖、石或土等筑成的屏障或外围:~壁|~根|~基|~头|~纸|城~|高~|围~|铜~铁壁|狗急跳~。
读音:huā
[huā]
(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
(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
(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
(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
(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
(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
(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
(8)(名)模糊不清:眼~。
(9)(名)指棉花:轧~。
(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
(11)比喻女子:姊妹~。
(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
(13)姓。
(14)(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
读音:lù
[lù]
(1)(名)道路:陆~|水~|大~|同~。
(2)(名)路程:~很远|八千里~。
(3)(名)(~儿)途径;门路:生~|活~儿。
(4)(名)条理:理~|思~|笔~。
(5)(名)地区;方面:南~货|外~人。
(6)(名)路线:三~进军|七~公共汽车。
(7)(名)种类;等次:这一~人|哪一~病。
(8)(名)(Lù)姓。
读音:cǎo
[cǎo]
(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
(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
(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
(6)(名)草稿:起~|~案。
(7)(动)〈书〉起草:~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