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草
【拼音】:wù la cǎo
【注音】:ㄨˋ˙ㄌㄚㄘㄠˇ
【结构】:乌(独体结构)拉(左右结构)草(上下结构)
【简体】:乌拉草
【繁体】:烏拉草
词语解释亦作“乌腊草”。乌拉草[wùlɑcǎo]⒈亦作“乌腊草”。
引证解释⒈亦作“乌腊草”。草名。产于我国东北地区,茎与叶晒干后,衬垫在皮靴或鞋内,可以保暖。引清魏源《圣武记》卷一:“有乌腊草,近水而生,长细温輭,荐履行冰雪中,足不知寒。”曲波《林海雪原》十:“关东山,三桩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网络解释乌拉草乌拉草(学名:Carexmeyeriana),又称靰鞡草,是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科薹草属植物,主要生长于中国东北长白山脉以及外兴安岭以南(包括库页岛)。
综合释义亦作“乌腊草”。草名。产于我国东北地区,茎与叶晒干后,衬垫在皮靴或鞋内,可以保暖。清魏源《圣武记》卷一:“有乌腊草,近水而生,长细温輭,荐履行冰雪中,足不知寒。”曲波《林海雪原》十:“关东山,三桩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乌拉草[wùlacǎo]植物名。莎草科绵菅属,多年生草本。茎高六十至七十公分。叶细长。夏日茎上分枝,簇生二至三个花穗,开淡白色小花。花后结实,附着种子的白毛,长达三十至四十公分,呈绵絮状。种子的绵毛可垫于靴中御寒。产于我国东北,尤以吉林省最多。
国语辞典植物名。莎草科绵菅属,多年生草本。茎高六十至七十公分。叶细长。夏日茎上分枝,簇生二至三个花穗,开淡白色小花。花后结实,附著种子的白毛,长达三十至四十公分,呈绵絮状。种子的绵毛可垫于靴中御寒。产于我国东北,尤以吉林省最多。乌拉草[wūlācǎo]⒈植物名。莎草科绵菅属,多年生草本。茎高六十至七十公分。叶细长。夏日茎上分枝,簇生二至三个花穗,开淡白色小花。花后结实,附著种子的白毛,长达三十至四十公分,呈绵絮状。种子的绵毛可垫于靴中御寒。产于我国东北,尤以吉林省最多。
辞典修订版植物名。莎草科绵菅属,多年生草本。茎高六十至七十公分。叶细长。夏日茎上分枝,簇生二至三个花穗,开淡白色小花。花后结实,附着种子的白毛,长达三十至四十公分,呈绵絮状。种子的绵毛可垫于靴中御寒。产于我国东北,尤以吉林省最多。
其他释义1.亦作'乌腊草'。2.草名。产于我国东北地区,茎与叶晒干后,衬垫在皮靴或鞋内,可以保暖。
1.小男孩是上身皮袄,下身皮裤,乌拉草毡靴,头上一顶大皮帽子盖上了半张脸。
2.俗话说,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云南有三宝,天麻、三七、灵芝草;咱四川的三宝虽然说法不一,但川妹子肯定少不了。
3.生产队社员家的房子屋顶是人字型的,铺的是乌拉草。
4.总算把黄水挤了干净,雷豹从身上撕下一块布条,把晓月的脚紧紧的裹住,然后跟楚江拿了些乌拉草,狠狠的塞进了晓月的靴子里。
5.人参、紫貂皮、鹿茸、乌拉草、椴树蜜。
6.用乌拉草编的鞋子穿上去柔软舒适还透气,是买不起棉鞋的贫苦百姓最好的过冬御寒靴。
7.张崇天看到二狗子他们情势岌岌可危,不知道从哪里就冒出一股怒火,猛的把乌拉草肩上扛着的一把机关枪抢到手里,对着天空就是一通乱枪。
8.吉林省桦甸市金沙镇民安村东乌拉草沟社的村民张洪福,常年在山上看护蛤蟆沟。
9.文章介绍了乌拉草纤维的开发现状、分分析以及生产的工艺流程,对提取乌拉草纤维的脱胶工艺进行了优化选择。
10.你只需将乌拉草和狗尾草烤干烧成灰,熬成汤让你父亲服下,三次之后你父亲就会痊愈。
读音:wū,wù
[wù]
[ wū ]黑色的:乌发、乌木、乌云。
乌鸦:月落乌啼。
[ wù ][乌拉]同“靰鞡”。
读音:lā,lá
[la]
[ lā ]1. 牵,扯,拽:拉车。拉网。拉下马(喻使某人下台)。
2. 用车载运:拉货。
3. 使延长:拉延。拉伸。
4. 排泄粪便:拉屎。
5. 联络:拉拢。拉帮结伙。
6. 摧折:摧枯拉朽。
7. 带领转移:把部队拉出去。
8. 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使乐器发出声音:拉小提琴。
9. 抚养子女:拉扯。
10. 帮助:他有困难,拉他一把。
[ lá ]1. 割,用刀把东西切开一道缝或切断:手上拉了一个口子。
2. 闲谈:拉话。拉家常。
读音:cǎo
[cǎo]
(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
(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
(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
(6)(名)草稿:起~|~案。
(7)(动)〈书〉起草:~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