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弹
【拼音】:dǎ dàn
【注音】:ㄉㄚˇㄉㄢˋ
【结构】:打(左右结构)弹(左右结构)
【简体】:打弹
【繁体】:打彈
词语解释用棒打球。打弹[dǎdàn]⒈用棒打球。
引证解释⒈用棒打球。引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筑球打弹谩徒劳。”钱南扬校注:“打弹,用棒打毬,古称‘捶丸’。”《水浒传》第二回:“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説。”
网络解释打弹打弹是汉语词语,拼音dǎdàn,释义为用棒打球。
综合释义用棒打球。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筑球打弹谩徒劳。”钱南扬校注:“打弹,用棒打毬,古称‘捶丸’。”《水浒传》第二回:“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説。”打弹[dǎdàn]用棒捶球。以将球击入远处的窝穴中为胜。《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二出》:「筑球打弹谩徒劳,设意品笙箫。」《水浒传.第二回》:「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
汉语大词典用棒打球。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筑球打弹谩徒劳。”钱南扬校注:“打弹,用棒打毬,古称‘捶丸’。”《水浒传》第二回:“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
国语辞典用棒捶球。以将球击入远处的窝穴中为胜。打弹[dǎdàn]⒈用棒捶球。以将球击入远处的窝穴中为胜。引《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二出》:「筑毬打弹谩徒劳,设意品笙箫。」《水浒传·第二回》:「踢毬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
辞典修订版用棒捶球。以将球击入远处的窝穴中为胜。《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二出》:「筑球打弹谩徒劳,设意品笙箫。」《水浒传.第二回》:「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
其他释义1.用棒打球。
1.三得瑟和我都如梦初醒,三得瑟别的不行打弹弓是百发百中。
2.这浮浪子弟门风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更无一般不爱;即如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
3.没问题,转换成打弹珠儿,完爆詹姆斯!玩赛车?没问题,转换成骑自行车!……
4.只是这头牌也不是好当的,这琴棋书画、唱念坐打、弹唱吹拉、肩肘腕胯,哪一项不需几年的工夫?只怕这头牌易主还要些时日呢!
5.比赛现场,外国小朋友趴在地上和中国小朋友打弹子你追我赶,金发爸爸跳房子居然也有模有样。
6.干嘛叫醒我?我正做梦和拈豆儿打弹弓赢银子呢。
7.卖大力丸的,以打弹弓出名,他打弹弓不用瞄准,还能使出各种姿势,像什么苏秦背剑、张飞骗马之类的,不管用什么动作,都是指哪打哪,准确无误。
8.亲爱的老婆:今天儿童节,请给我放假一天,给我讲讲童话,别再让我刷碗,再给我个香吻,外加一个煮蛋,我要和你儿子打弹弓,约好不见不散!
9.吃的是山珍海味,喝的是玉液琼浆,玩的是风花雪月,声色狗马,乐的是诗词歌舞,吹打弹拉,真是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
10.当官的不想干了,挂冠挂印;运动员不想踢球打弹了,就挂靴挂拍;农民兄弟农忙过了叫挂锄挂镰。
读音:dǎ,dá
[dǎ]
[ dǎ ]1. 击,敲,攻击:打击。殴打。打杀。
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打炮。打雷。打信号。打电报。
3. 做,造:打首饰。打家具。
4. 拨动:打算盘。
5. 揭,破,凿开:打破。打井。
6. 举,提起:打灯笼。打起精神。
7. 涂抹,印,画:打蜡。打戳子。
8. 写出,开出:打证明。
9. 捆,扎:打包裹。
10. 合,结合:打伙。打成一片。
11. 获取,购取:打水。打鱼。
12. 除去:打消。打杈。
13. 定出,计算:打算。打腹稿。
14. 用,采用,使用:打比喻。
15. 玩,玩耍:打球。
16. 截,停,减,退:打住。打价儿。
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打手势。
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打交道。打短工。
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打扫。打扰。
20. 自,从:打哪儿来?
[ dá ]1. 量词,指十二个:一打铅笔。
读音:dàn,tán
[dàn]
[ dàn ]1. 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弹丸。子弹。弹雨。枪弹。氢弹。导弹。手榴弹。原子弹。
2. 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弹,右摄丸”。
[ tán ]1. 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弹射。弹跳。弹拨。弹指。弹琴。弹奏。弹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
2. 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弹劾。弹纠。讥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