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正朔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正朔

正朔

【拼音】:zhēng shuò

【注音】:ㄓㄥㄕㄨㄛˋ

【结构】:正(独体结构)朔(左右结构)

【简体】:正朔

【繁体】:正朔

解释

词语解释正朔zhēngshuò。(1)一年中的第一天,即农历正月初一。(2)帝王新颁的历法。正朔[zhēngshuò]⒈一年中的第一天,即农历正月初一。英thefirstdayoflunaryear;⒉帝王新颁的历法。例定正朔。英newcalendarpromulgatedbytheemperor;

基础解释1农历正月一日。2.古代改朝换代时新立帝王颁行的新历法,后亦泛指历法。

引证解释⒈谓帝王新颁的历法。古代帝王易姓受命,必改正朔;故夏、殷、周、秦及汉初的正朔各不相同。自汉武帝后,直至现今的农历,都用夏制,即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引《礼记·大传》:“改正朔,易服色。”孔颖达疏:“改正朔者,正,谓年始;朔,谓月初,言王者得政示从我始,改故用新,随寅丑子所损也。周子、殷丑,夏寅,是改正也;周半夜、殷鸡鸣、夏平旦,是易朔也。”《史记·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三国蜀雍闿《答严》:“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北齐书·文襄帝纪》:“去危就安,今归正朔。”曹禺《王昭君》第二幕:“匈奴奉汉正朔,匈奴便成为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的一部分。”⒉农历正月初一。引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大内》:“每遇大礼,车驾斋宿,及正朔朝会於此殿。”

网络解释正朔(一年第一天开始的时候)指一年第一天。正即正月,为一年的第一月,朔即初一,为一月的第一天,综合起来即为一年的第一天(今春节)。夏历(农历)以冬至后第二个月为正月。

释义1、谓帝王新颁的历法。2、农历正月初一。

综合释义古代改朝换代时新立帝王颁行的新历法,后亦泛指历法。《礼记·大传》:“改正朔,易服色。”孔颖达疏:“改正朔者,正,谓年始;朔,谓月初,言王者得政示从我始,改故用新,随寅丑子所损也。周子、殷丑,夏寅,是改正也;周半夜、殷鸡鸣、夏平旦,是易朔也。”《史记·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三国蜀雍闿《答严》:“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北齐书·文襄帝纪》:“去危就安,今归正朔。”曹禺《王昭君》第二幕:“匈奴奉汉正朔,匈奴便成为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的一部分。”一年中的第一天,即农历正月初一。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大内》:“每遇大礼,车驾斋宿,及正朔朝会於此殿。”

汉语大词典(1).谓帝王新颁的历法。古代帝王易姓受命,必改正朔;故夏、殷、周、秦及汉初的正朔各不相同。自汉武帝后,直至现今的农历,都用夏制,即以建寅之月为岁首。《礼记·大传》:“改正朔,易服色。”孔颖达疏:“改正朔者,正,谓年始;朔,谓月初,言王者得政示从我始,改故用新,随寅丑子所损也。周子、殷丑,夏寅,是改正也;周半夜、殷鸡鸣、夏平旦,是易朔也。”《史记·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三国蜀雍闿《答严》:“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北齐书·文襄帝纪》:“去危就安,今归正朔。”曹禺《王昭君》第二幕:“匈奴奉汉正朔,匈奴便成为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的一部分。”(2).农历正月初一。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大内》:“每遇大礼,车驾斋宿,及正朔朝会于此殿。”

国语辞典农历正月一日。正朔[zhēngshuò]⒈农历正月一日。⒉古代改朝换代时新立帝王颁行的新历法,后亦泛指历法。引《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封禅,改正朔,易服色。」《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士诚原没有统一之志,只此局面已自满足,也要休兵。因遂通款元朝,奉其正朔,封为王爵,各守封疆。」英语firstdayofthefirstlunarmonth,(old)​calendarpromulgatedbythefirstemperorofadynasty

辞典修订版农历正月一日。古代改朝换代时新立帝王颁行的新历法,后亦泛指历法。《史记.卷一三零.太史公自序》:「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封禅,改正朔,易服色。」《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士诚原没有统一之志,只此局面已自满足,也要休兵。因遂通款元朝,奉其正朔,封为王爵,各守封疆。」

其他释义1.谓帝王新颁的历法。古代帝王易姓受命,必改正朔;故夏﹑殷﹑周﹑秦及汉初的正朔各不相同。自汉武帝后,直至现今的农历,都用夏制,即以建寅之月为岁首。2.农历正月初一。

正朔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岁首

正朔造句更多 >>

1.最后,讨论郦道元的正朔观念、中国文化本位意识及以儒家为主导的思想。

2.地可垦辟,悉为农郊,以赡萌隶;颓墙填堑,使山泽之人得至焉;实陂池而勿禁,虚宫馆而勿仞。发仓廪以救贫穷,补不足,恤鳏寡,存孤独。出德号,省刑罚,改制度,易服色,革正朔,与天下为更始。 

3.错请削诸侯,且更定法令;谊亦欲改正朔,易服色;又同被功臣贵幸所谮毁。

4.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

5.以前的开国帝王,焚他姓的国,迁前朝的都,那就是为了灭国统,改正朔,易服色。

6.东晋南朝在当时被奉为汉族文化正朔,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其文物典制、绘画艺术及物质文化源源不断地辐射到北方的十六国、北朝和海东诸国。

7.大燕王朝,定鼎天下三百年,历经七代皇帝,乃是神州正朔,万国之宗。

8.“江东有一吴儿老翁萧衍,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

9.为实现这一目标,在理论上,统治者都声称自己是“受天明命”的正朔所在,而其他割据势力则是“僭伪”。

10.得到了王得仁大军的鼓舞,安徽太湖、宿松、潜山、英山一带的反清势力也相继而起,各立山寨,奉南明永历朝廷的正朔

字义分解

读音:zhèng,zhēng

[zhēng]

[ zhèng ]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 zhēng ]

1.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读音:shuò

[shuò]

(1)(名)农历每月初一。

(2)(名)北(方)。

正朔相关成语

正朔相关词语

关于正朔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隆正

下一个:正月节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