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
【拼音】:shǔ dào nán
【注音】:ㄕㄨˇㄉㄠˋㄋㄢˊ
【结构】:蜀(上下结构)道(半包围结构)难(左右结构)
【简体】:蜀道难
【繁体】:蜀道難
词语解释1.乐府《瑟调曲》名。南朝梁简文帝﹑刘孝威等均有此作﹐唐李白所作尤有名。2.谓入蜀道路的艰难。蜀道难[shǔdàonán]⒈乐府《瑟调曲》名。南朝梁简文帝、刘孝威等均有此作,唐李白所作尤有名。⒉谓入蜀道路的艰难。
基础解释1.因四川省对外交通的道路难行,故称为「蜀道难」2.乐府瑟调曲名。3.诗名。
引证解释⒈乐府《瑟调曲》名。南朝梁简文帝、刘孝威等均有此作,唐李白所作尤有名。引《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五·瑟调曲五》引唐吴兢《乐府解题》:“《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之阻,与《蜀国絃》颇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五·瑟调曲五》引《尚书谈录》:“李白作《蜀道难》以罪严武,后陆畅謁韦南康皋於蜀郡,感韦之遇,遂反其词作《蜀道易》云:‘蜀道易,易於履平地。’”⒉谓入蜀道路的艰难。引清洪昇《长生殿·惊变》:“在深宫兀自娇慵惯,怎样支吾蜀道难!我那妃子呵,愁杀你玉软花柔要将途路趲。”清张问陶《高碑店垂丝古柳》诗:“平原繫马五更寒,万里重来蜀道难。”
网络解释蜀道难(唐代李白诗作)《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全诗二百九十四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感情强烈,一唱三叹。诗中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气象宏伟,境界阔大,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清代诗评家沈德潜评此诗:“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综合释义乐府《瑟调曲》名。南朝梁简文帝、刘孝威等均有此作,唐李白所作尤有名。《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五·瑟调曲五》引唐吴兢《乐府解题》:“《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之阻,与《蜀国絃》颇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五·瑟调曲五》引《尚书谈录》:“李白作《蜀道难》以罪严武,后陆畅謁韦南康皋於蜀郡,感韦之遇,遂反其词作《蜀道易》云:‘蜀道易,易於履平地。’”谓入蜀道路的艰难。清洪昇《长生殿·惊变》:“在深宫兀自娇慵惯,怎样支吾蜀道难!我那妃子呵,愁杀你玉软花柔要将途路趲。”清张问陶《高碑店垂丝古柳》诗:“平原繫马五更寒,万里重来蜀道难。”
汉语大词典(1).乐府《瑟调曲》名。南朝梁简文帝、刘孝威等均有此作,唐李白所作尤有名。《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五·瑟调曲五》引唐吴兢《乐府解题》:“《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之阻,与《蜀国弦》颇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五·瑟调曲五》引《尚书谈录》:“李白作《蜀道难》以罪严武,后陆畅谒韦南康皋于蜀郡,感韦之遇,遂反其词作《蜀道易》云:‘蜀道易,易于履平地。’”(2).谓入蜀道路的艰难。清洪升《长生殿·惊变》:“在深宫兀自娇慵惯,怎样支吾蜀道难!我那妃子呵,愁杀你玉软花柔要将途路趱。”清张问陶《高碑店垂丝古柳》诗:“平原系马五更寒,万里重来蜀道难。”
国语辞典因四川省对外交通的道路难行,故称为「蜀道难」。蜀道难[shǔdàonán]⒈因四川省对外交通的道路难行,故称为「蜀道难」。⒉乐府瑟调曲名。⒊诗名。唐李白所作的七言乐府。李白以此诗描写秦蜀栈道的险阻和世故人情的险恶、叵测。
辞典修订版因四川省对外交通的道路难行,故称为「蜀道难」。乐府瑟调曲名。诗名。唐李白所作的七言乐府。李白以此诗描写秦蜀栈道的险阻和世故人情的险恶、叵测。
1.秘书监贺知章在长安初遇李白,诵其《蜀道难》,竟呼为“谪仙人”,解下身上的佩饰金龟换酒为乐。
2.一二三,起床好比蜀道难;四五六,睁眼就像去外星球;七八九,时间快快来停留;九八七,睡会懒觉多惬意;六五四,咬牙跺脚要惜时;三二一,早起锻炼好身体!
3.蜀道难已成古人言,成都地铁莫等闲。天赐杰作都江堰,风光旖旎峨眉山。窗含西岭千秋雪,巴山夜雨闲话时,岁岁重阳今又至,巴蜀盼你莫来迟!
4.蜀道难于天,巍峨峭跋路,剑阁峥嵘演崔嵬,猿鸣三声落君泪,妾心幽忧。
5.清凉的水花拍打在我肩,回首看却发现傣族姑娘笑得正欢,蜀道难行,还忆卧龙当年风姿。
6.花钱如迅雷不及掩耳盗铃,赚钱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7.这样好的地方深藏在山峦重叠、羊肠鸟道之间,与其说蜀道难,不如说蜀道奇。
8.而轩主这一边,在吟唱着最后一句末尾‘侧身西望长咨嗟时,手中的剑也同步的砍向哥布林王。
9.去过四川的人都知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其中到稻城亚丁的交通更是无比曲折。
10.不过,中国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高端服务器等基础软硬件领域均较为落后,设备国产化之路如蜀道难行。
读音:shǔ
[shǔ]
(1)(名)国名;三国之一;刘备所建立;(公元221—263年);在今四川省和陕西省汉中一带。
(2)(名)四川省的别称。
读音:dào
[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读音:nán,nàn
[nán]
[ nán ]1.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
2.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 )。难道。难能可贵。
3. 不好:难听。难看。
[ nàn ]1. 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
2. 仇怨:排难解纷。
3. 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