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壁
【拼音】:yíng bì
【注音】:一ㄥˊㄅ一ˋ
【结构】:营(上下结构)壁(上下结构)
【繁体】:營壁
词语解释1.营垒。2.借指屯守营垒之军队。营壁[yíngbì]⒈营垒。⒉借指屯守营垒之军队。
基础解释营垒。借指屯守营垒之军队。
引证解释⒈营垒。引《六韬·王翼》:“法筭二人,主计会三军营壁粮食财用出入。”《汉书·赵充国传》:“充国常以远斥候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三国魏曹植《与司马仲达书》:“故其俗盖以洲渚为营壁,江淮为城壍而已。”《宋书·沉攸之传》:“其锋陈营壁之主,驱逼寇手之人,若有投命军门,一无所问。”⒉借指屯守营垒之军队。引《后汉书·赵憙传》:“其帅即开门面缚自归,由是诸营壁悉降。”
网络解释营壁营壁yíngbì.营垒。
综合释义营垒。《六韬·王翼》:“法筭二人,主计会三军营壁粮食财用出入。”《汉书·赵充国传》:“充国常以远斥候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三国魏曹植《与司马仲达书》:“故其俗盖以洲渚为营壁,江淮为城壍而已。”《宋书·沉攸之传》:“其锋陈营壁之主,驱逼寇手之人,若有投命军门,一无所问。”借指屯守营垒之军队。《后汉书·赵憙传》:“其帅即开门面缚自归,由是诸营壁悉降。”
网友释义营壁yíngbì.营垒。
汉语大词典(1).营垒。《六韬·王翼》:“法算二人,主计会三军营壁粮食财用出入。”《汉书·赵充国传》:“充国常以远斥候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三国魏曹植《与司马仲达书》:“故其俗盖以洲渚为营壁,江淮为城堑而已。”《宋书·沈攸之传》:“其锋陈营壁之主,驱逼寇手之人,若有投命军门,一无所问。”(2).借指屯守营垒之军队。《后汉书·赵憙传》:“其帅即开门面缚自归,由是诸营壁悉降。”
1.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天无级?刘克庄
2.再看这夏军大营,壁垒森严,五步一岗,十步一哨,队队巡逻士卒来往穿插,几乎没有任何死角。https://www.chazidian.com/zj-25933/造句
读音:yíng
[yíng]
(1)(动)谋求:~生|~救|~利。
(2)(名)经营:~建|~造|~业|~国|公私合~。
(3)(名)军队驻扎的地方:~盘|~帐|~安|~兵|~军|~露|~宿|~扎|~阵|集中~|步步为~。
(4)(名)军队的编制单位;隶属于团;下辖几个连:~长。
读音:bì
[bì]
(1)(名)墙:~报|~画|铜墙铁~。
(2)(名)陡峭的山崖:绝~|悬崖峭~。
(3)(名)营垒:~垒|作~上观。
(4)(名)作用像壁的:肠~|胃~|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