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徒
【拼音】:zhě tú
【注音】:ㄓㄜˇㄊㄨˊ
【结构】:赭(左右结构)徒(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囚徒,犯人。因身穿赭衣,故称。赭徒[zhětú]⒈囚徒,犯人。因身穿赭衣,故称。
引证解释⒈囚徒,犯人。因身穿赭衣,故称。引宋罗泌《路史·前纪三·云阳氏》:“秦人於是发赭徒三千,凿云阳之北冈,曲之,因曰曲阿。”
网络解释赭徒赭徒,拼音是zhětú,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囚徒,犯人。因身穿赭衣,故称。
综合释义囚徒,犯人。因身穿赭衣,故称。宋罗泌《路史·前纪三·云阳氏》:“秦人於是发赭徒三千,凿云阳之北冈,曲之,因曰曲阿。”
网友释义赭徒,拼音是zhětú,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囚徒,犯人。因身穿赭衣,故称。
汉语大词典囚徒,犯人。因身穿赭衣,故称。宋罗泌《路史·前纪三·云阳氏》:“秦人于是发赭徒三千,凿云阳之北冈,曲之,因曰曲阿。”
其他释义1.囚徒,犯人。因身穿赭衣,故称。
读音:zhě
[zhě]
(形)红褐色:~色|~石。
读音:tú
[tú]
(1)(形)空的;没有凭借的:~劳。
(2)(副)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仅仅:~留。
(3)(副)徒然:~自惊扰。
(4)(名)徒弟;学生。
(5) 姓。
(6)(名)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教~。
(7)(名)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暴~。
(8)(名)人(含贬义):好色之~。
(9)(名)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