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
【拼音】:shē zú
【注音】:ㄕㄜㄗㄨˊ
【词性】:名词。
【结构】:畲(上下结构)族(左右结构)
【简体】:畲族
【繁体】:畬族
词语解释畲族Shēzú。(1)居住在中国浙江省和福建省之间的内地边界山区的民族。畲族[shēzú]⒈居住在中国浙江省和福建省之间的内地边界山区的民族。英Shenationality;
基础解释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今畲人多通用当地的汉语客家方言。
引证解释⒈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山客”,古称“輋人”或“畬民”。人口36.8万(1982年),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五省八十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以福建、浙江两省为最多。通用汉语。主要从事农业。
网络解释畲族畲族,中国南方游耕民族,一千多年来,畲民不畏艰辛险阻,从原始居住地——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四散迁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有的还到贵州和四川,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其余散居在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畲族早在唐永泰二年(766)就从福建罗源迁居浙江景宁。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畲(She),意为刀耕火种。1956年中国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从此,畲族成为法定的族称。
汉语大词典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山客”,古称“畲人”或“畬民”。人口36.8万(1982年),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五省八十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以福建、浙江两省为最多。通用汉语。主要从事农业。
辞典修订版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今畲人多通用当地的汉语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闽、浙、粤、赣、皖五省八十多个县的山区中。人口约有六十三万。主要从事农业,以产茶着称。手工业以细篾斗笠闻名。家庭行一夫一妻制。妇女有财产继承权,地位较男子为高。
法语She
其他释义1.居住在中国浙江省和福建省之间的内地边界山区的民族。
1.然而在大阪,艺术团要她增演畲族史诗《高皇歌》开篇歌的独唱,这一下,刚放下的心又被吊在嗓子口,她怕忘词,更怕临场倒嗓唱砸了。
2.景宁畲族自治县旅游资源独特,旅游业发展得天独厚、潜力巨大。
3.畲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福建和广东。
4.介绍福建宁化县治平畲族乡畲族同胞常用的几种治疗肝炎的中草药,以便有关人员进一步研究。
5.自从古时候就有人在这儿居住,其中包括:汉族,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壮族,畲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
6.鼓声击响,彩凤翱翔,畲族少女天籁般的歌声缭绕在舞台上……
7.与此同时,其余三万多义军正在陈吊眼的父亲陈文桂、叔父陈桂龙陈满安,以及畲族酋长蓝太君的率领下,急赴泉州。
8.悠扬的畲族山歌从梅源梯田边倾泻而来,和着从天而下的层层田水,合奏出一曲云和天籁,唱出了这片隐秘之境。
9.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畲族乃是从唐代开始,历宋、元、明、清各代陆续从广东、江西、福建等地迁来的。
10.看起来她已经获得了一点点,无论哪种方式,畲族依然火爆。
读音:shē
[shē]
(名)畲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和江西、广东等山区;通用汉语文。
读音:zú
[zú]
(1)(名)家族
(2)(名)古代的一种酷刑;杀死犯罪者的整个家族;甚至他母亲、妻子等的家族:~刑。
(3)(名)种族;民族:汉~。
(4)(名)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