鲊片酱
【拼音】:zhǎ piàn
【注音】:ㄓㄚˇㄆ一ㄢˋㄐ一ㄤˋ
【结构】:鲊(左右结构)片(独体结构)酱(上下结构)
【繁体】:鮓片醬
词语解释鱼酱。鲊片酱[zhǎpiànjiàng]⒈见“鲊酱”。
引证解释⒈见“鮓酱”。
汉语大词典见“鲊酱”。《汉语大词典》:鲊酱(鲊酱) 拼音:zhǎjiàng鱼酱。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鲎》:“南人以其肉作鲊酱。”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更外卖软羊诸色包子、猪羊荷包、烧肉乾脯、玉板鲊把、鲊片酱之类。”
其他释义1.见'鲊酱'。
读音:zhǎ,zhà
[zhǎ]
[ zhǎ ]1. 一种用盐和红曲腌的鱼:“江南人好作盘游饭,鲊脯脍炙,无有不埋在饭中”。
2. 用米粉、面粉等加盐和其他作料拌制的切碎的菜,可以贮存:茄子鲊。扁豆鲊。
[ zhà ]1. 海蜇,水母的一种。
读音:piàn,piān
[piàn]
[ piàn ]1. 平而薄的物体:卡片。名片。
2. 切削成薄的形状:片肉片。
3. 少,零星:片段(整体当中的一段)。片刻。片面。片甲不存。
4. 指较大地区内划分的较小地区:分片儿开会。
5. 〔片假名〕日本文所用的楷书字母。
6. 量词,指面积、范围、景象、心意等或成片的东西:两片药。一片新气象。
[ piān ]1. 义同(一),用于“相片儿”、“电影片儿”等。
读音:jiàng
[]
(1)(名)豆、麦发酵后;加上盐做成的糊状调味品:黄~|炸~。
(2)(形)用酱油腌的(菜);用酱油煮的(肉):~萝卜|~肘子。
(3)(动)用酱或酱油腌(菜):把萝卜~一~。
(4)(名)像酱的糊状食品:芝麻~|花生~|果子~|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