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屠
【拼音】:zhū tú
【注音】:ㄓㄨㄊㄨˊ
【结构】:诛(左右结构)屠(半包围结构)
【繁体】:誅屠
词语解释屠戮。诛屠[zhūtú]⒈屠戮。
引证解释⒈屠戮。引《战国策·秦策三》:“又越韩魏攻强赵,北阬马服,诛屠四十餘万之众,流血成川,沸声若雷。”唐陈子昂《为河内王等论军功表》:“使人悦亡劳,士感知死,然后兵可训励,贼可诛屠。”清顾炎武《昔有》诗:“唐臣多险浮,全忠肆诛屠。”
网络解释诛屠zhūtúㄓㄨㄊㄨˊ
综合释义屠戮。《战国策·秦策三》:“又越韩魏攻强赵,北阬马服,诛屠四十餘万之众,流血成川,沸声若雷。”唐陈子昂《为河内王等论军功表》:“使人悦亡劳,士感知死,然后兵可训励,贼可诛屠。”清顾炎武《昔有》诗:“唐臣多险浮,全忠肆诛屠。”
网友释义“雅芒”崖像,在澄碧湖东岸的石坪村上雪屯西边的斑鸠溪旁石壁上,有一座天然形成的壮族村姑崖像。崖像距百色城区30公里,其中有较宽的公路24公里,余下的6公里为乡村道路,可以乘汽车抵达上雪屯。若从澄碧湖坝首码头乘游艇走水路,向东偏北航行,约40分钟可到达。对这个崖像,当地群众称之为“雅芒”。壮话“雅”(或“叟雅”)即“妇女”之意,“芒”为人名。合起来意思为“芒姑娘”。
汉语大词典屠戮。《战国策·秦策三》:“又越韩魏攻强赵,北坑马服,诛屠四十馀万之众,流血成川,沸声若雷。”唐陈子昂《为河内王等论军功表》:“使人悦亡劳,士感知死,然后兵可训励,贼可诛屠。”清顾炎武《昔有》诗:“唐臣多险浮,全忠肆诛屠。”
其他释义1.屠戮。
读音:zhū
[zhū]
(1)(动)〈书〉杀(有罪的人):~戮|伏~|罪不容~。
(2)(动)〈书〉谴责处罚:口~笔伐|天~地灭。
读音:tú
[tú]
1.宰杀(牲畜):~宰。
2.屠杀:~城(攻破城池后屠杀城中的居民)。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