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着陆
【拼音】:yìng zhuó lù
【结构】:硬(左右结构)着(上下结构)陆(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不经减速控制而以高速度降落到地面或其他星体表面上。比喻采取过急、过猛的措施较生硬地解决某些重大问题。
基础解释硬着头皮yìngzhetóupí[putaboldfaceonit;forceoneselftodosthagainstone/'swill]勉强去做难度较大的事他硬着头皮去干这件危险的事
英语hard landingimpactorimpacter
综合释义硬着陆指采用强制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在很短的时间,牺牲较多国民收入,使得通胀率恢复正常。其优点是重拳出击立竿见影,往往公众尚未来得及足够的预期就已经达到了政策目的,缺点是经济震动较大,通常有很大的副作用。
1.中国激进的评论家称这为彻头彻尾的“硬着陆”,而中国的辩护者称中国经济能持续增长,只是增长速度放缓。
2.即使是在对经济硬着陆风险忧心最重的中国,也没有迹象表明政府措施有矫枉过正之嫌。
3.近期,就中国是否会发生“经济硬着陆”这一话题,可谓是众议成林,有观点甚至信誓旦旦地祭出“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的高谈阔论,以博众人之眼球。
4.我预言的中国经济硬着陆很可能将会引发全球消费品泡沫的破裂,并且已经出现了封顶的迹象。
5.专家认为,房地产市场关乎国计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调控只能使市场“软着陆”而不能“硬着陆”。
6.但若想推动实施这些举措,中国将举步维艰。因为自全球经济衰退以来,中国的经济基本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尽管今天正在降温,但它还不想看到本国经济“硬着陆”。
7.这组数据有助于缓解人们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但是也有人怀疑中国经济是否在着陆。
8.我长久以来一直认为,铜和其他工业品的价格崩溃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中国经济的硬着陆。
9.尽管如此,与以前经济过热的幅度相比,需求过旺的影响很小,所以在近期由于高通胀引起的硬着陆的风险很低。
10.很少有人大胆预测中国会经历迪拜那样的崩溃,但是硬着陆的说法大行其道。
读音:yìng
[yìng]
(1)(形)坚、刚
(2)(形)物体内部的组织紧密;受外力作用后不容易改变形状(跟‘软’相对):坚~|~木|~煤。
(3)(形)(性格)刚强;(意志)坚定:强~|~汉|~话|~要去。
(4)(形)勉强:~撑|~挣|~挺|生搬~套|生拉~拽。
(5)(形)能力好;技术好:~手|~货。
读音:zhuó,zháo,zhāo,zhe
[zhuó]
[ zhuó ]1. 穿(衣):穿着。穿红着绿。着装。
2. 接触,挨上:着陆。附着。不着边际。
3. 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在别的物体上:着眼。着笔。着色。着墨。着力。着想。着意(用心)。
4. 下落,来源:着落。
5. 派遣:着人前来领取。
6. 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着即施行。
[ zháo ]1. 接触,挨上:着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2. 感受,受到:着凉。着急。着忙。着风。着迷。
3. 使,派,用:别着手摸。
4. 燃烧,亦指灯发光:着火。灯着了。
5. 入睡:躺下就着。
6. 用在动词后,表示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打着了。没见着。
[ zhāo ]1. 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着法。着数。一着儿好棋。
2. 计策,办法:高着儿。没着儿了。
3. 放,搁进去:着点儿盐。
4. 应答声,表示同意:这话着哇!着,你说得真对!
[ zhe ]1. 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走着。开着会。
2. 助词,表示程度深:好着呢!
3. 助词,表示祈使:你听着!
4. 助词,用在某些动词后,使变成介词:顺着。照着办。
读音:lù,liù
[lù]
[ lù ]陆地,高出水面的土地:大~。~路。
[ liù ]数目“六”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