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圩
【拼音】:mín xū
【注音】:ㄇ一ㄣˊㄒㄨ
【结构】:民(独体结构)圩(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村寨。亦借指村民。民圩[mínxū]⒈村寨。亦借指村民。
引证解释⒈村寨。亦借指村民。引清曾国藩《汇陈查办民圩擒斩捻匪折》:“臣於雉河解围以后,即拟查办民圩,以清其源。”
网络解释民圩民圩,汉语词语,拼音:mínxū,解释:指村民。
综合释义村寨。亦借指村民。清曾国藩《汇陈查办民圩擒斩捻匪折》:“臣於雉河解围以后,即拟查办民圩,以清其源。”
汉语大词典村寨。亦借指村民。清曾国藩《汇陈查办民圩擒斩捻匪折》:“臣于雉河解围以后,即拟查办民圩,以清其源。”
其他释义1.村寨。亦借指村民。
读音:mín
[mín]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
读音:wéi,xū
[xū]
[ wéi ]1. 中国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圩垸。圩子。筑圩。
2. 有圩围住的地区:圩田。盐圩。
3. 围绕村落四周的障碍物(亦称“围子”):土圩子。
[ xū ]1. 中国湘、赣、闽、粤等地区称集市:赶圩。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