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淇
【拼音】:luó qí
网友释义罗淇,清代上虞东关篁村人,康熙十七年(1678)武进士一甲一名,钦点武状元。当时西藏叛乱,清廷命罗淇为讨伐兵马大元帅,点齐兵马10万西征,征战一年有余,多次取得胜利。因为在朝廷中,得罪朝中大员,战报全部遭到篡改,导致康熙皇帝接连19次接获得其“败耗”战报,康熙恼怒,传旨免去罗淇元帅印,并问罪。康熙十九年(1680),罗淇蒙冤被削职为民,发回原籍。自此,罗淇深居简出,亦耕亦读,在村子周围广范种植毛竹。多年以后,康熙获知真相,再次下诏召罗淇赴京,可惜罗淇误解为朝廷欲再次治罪与他,竟自杀身亡。
读音:luó
[luó]
1. 捕鸟的网:罗网。
2. 张网捕捉: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
3. 搜集,招致,包括: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
4. 散布:罗列。
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罗。
6. 用罗筛东西:罗面。
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罗绮。罗扇。
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
9. 同“脶”。
10. 姓。
读音:qí
[qí]
(名)淇水;水名;在河南省;流入卫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