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法
【拼音】:yán fǎ
【注音】:一ㄢˊㄈㄚˇ
【结构】:严(独体结构)法(左右结构)
【繁体】:嚴法
词语解释严厉的刑法。严法[yánfǎ]⒈严厉的刑法。
引证解释⒈严厉的刑法。引《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下观秦之所以灭者,严法刻深,欲大无穷也。”郭孝成《陕西光复记》:“严法随行,闻风无恐。”
网络解释严法严法,汉语词语,读音yánfǎ,指严厉的刑法。
汉语大词典严厉的刑法。《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下观秦之所以灭者,严法刻深,欲大无穷也。”郭孝成《陕西光复记》:“严法随行,闻风无恐。”
其他释义1.严厉的刑法。
1.巴林的逊尼派国王已颁布戒严法,并请求沙特阿拉伯领导的军队来镇压要求更多自由的示威者。
2.一摊血事件的起因并不因控诉证严法师诽谤官司的落幕而浮现。
3.分崩离析的殖民地实施了严格的戒严法,对逃跑者的惩罚包括枪毙、绞死、烧死和轮刑。
4.他说圣严法师的一生鼓舞人心,近年来尽管病魔缠身,他的意志和对社会的关怀却丝毫未减。
5.他说圣严法师的一生鼓舞人心,近年来尽避病魔缠身,他的意志和对社会的关怀却丝毫未减。
6.铸诚信,万事兴;严法治,国必强。
7.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证严法师
8.明初政府非常重视黄册的编制工作,如出现漏失、隐瞒等舞弊行为,对地方官吏要严法惩办,往往处以斩首或极刑。
9.此外,当局必须废除具有解散的命令以及特别刑事惩罚的条款,这是戒严法时代的残馀物。
10.自三月巴林统治者出台戒严法以应对该国什叶派群众为要求更多权利和自由而抗议以来,数百名激进分子遭到关押。
读音:yán
[yán]
(1)(形)严密;紧密:~紧|戒~|谨~。
(2)(形)严厉;严格:庄~|威~|~办|~加管束|纪律很~|坦白从宽;抗拒从~。
(3)(形)程度深;厉害:~冬|~寒|~刑。
(4)(名)指父亲:家~。
(5)姓。
读音:fǎ
[fǎ]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