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红耳热
【拼音】:liǎn hóng ěr rè
【注音】:ㄌ一ㄢˇㄏㄨㄥˊㄦˇㄖㄜˋ
【词性】:成语。
【繁体】:臉紅耳熱
词语解释见“脸红耳赤”。脸红耳热[liǎnhóngěrrè]⒈见“脸红耳赤”。
基础解释见“[[脸红耳赤]]”。
引证解释⒈见“脸红耳赤”。⒈见“脸红耳赤”。成语解释脸红耳热
汉语大词典见“脸红耳赤”。《汉语大词典》:脸红耳赤(脸红耳赤) 拼音:liǎnhóngěrchì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萧殷《桃子又熟了》一:“没有等翻译同志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那个美国人竟脸红耳赤地吼起来。”陈宜浩《冤家》:“只要我们聚在一起,哪怕是吵得脸红耳赤,心里也是甜滋滋的。”亦作“脸红耳热”。荒煤《父子书记》一:“他忽然像被人窥破秘密似地脸红耳热了。”辛雷《一个爱说梦话的人》:“我想起来了,这些天来,他和研究组长,为这个问题,争论得脸红耳热。”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1回:“听得老太太说完了,越觉得脸红耳热,连忙跪下道:‘老太太息怒。这都是媳妇一时偏执,惹出老太太气来。’”
其他释义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同“脸红耳赤”。
1.众人哄笑当中,唐寅狂奔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视野之中,只留下脸红耳热掩面欲哭无泪的乔辛和嘴里发苦的众人,在原地大眼瞪小眼,你看我我看你,如此“诡异”。
2.在脸红耳热之后,女人多么渴望与枕边的他讲讲话,转过身想告诉爱人,她是多么地爱他,可他已睡得死死。
3.想到这里,文祥脸红耳热,窘得说不出话来。
4.穿着某个大叔好心扔过来的长袍,脸红耳热的真燃捂着耳朵好不容易摆脱一班损友的纠缠。
5.一走进办公室,看到财务在数着一沓一沓的钞票,不禁脸红耳热,“,我爱你”。财务听了大吃一惊,同时十分高兴。“的钱。”。
6.陈青阳看的脸红耳热,正在他诧异间,钱公子递了个锦囊到那丫鬟的小手里。
7.林纾一听,当即粉脸通红,那一晚的旖旎场景,再次让她脸红耳热,心跳不已。
8.杨达感到一阵的脸红耳热,心里像一只小鹿一样跑来跳去的。
9.老头子深深看了一眼杨凌,直看得杨凌脸红耳热,心里不断重复一句话“你不是个老玻璃,你不是个老玻璃,你不是个老玻璃……”。
10.像被一根绳子吊着,在她每每将要投入进去时,绳子总会忽然拉动,一些让人脸红耳热的画面,便不自觉的浮现在脑海里。
读音:liǎn
[liǎn]
1.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圆~。洗~。
2.(~儿)某些物体的前部:门~儿。鞋~儿。
3.情面;面子:丢~。不要~。
4.(~儿)脸上的表情:笑~儿。把~一变。
读音:hóng,gōng
[hóng]
[ hóng ]1. 像鲜血的颜色: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红人。红运。红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
3. 喜庆: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4. 象征革命: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
5. 指营业的纯利润:红利。分红。
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红学。
[ gōng ]1.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读音:ěr
[ěr]
(1)(名)人和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朵。
(2)(名)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
(3)(形)位置在两旁的:~房。
(4)文言助词;罢了:技止此~。
读音:rè
[rè]
(1)(形)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放出的一种能。
(2)(形)温度高;感觉温度高:~水|趁~打铁|三伏天很~。
(3)(动)使热;加热(多指食物):把饭菜~一下。
(4)(形)生病引起的高体温:发~|退~。
(5)(形)情意深厚:~心肠儿。
(6)(形)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眼~|~中。
(7)(形)很受人欢迎的:~货。
(8)(形)放射性强:~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