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而起
【拼音】:jī míng ér qǐ
【注音】:ㄐ一ㄇ一ㄥˊㄦˊㄑ一ˇ
【词性】:成语。
【简体】:鸡鸣而起
【繁体】:雞鳴而起
词语解释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⒈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基础解释鸡叫时就起床。形容非常勤奋刻苦。
综合释义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孜孜焉,亦不为利。◎唐·韩愈《上宰相书》
网友释义鸡鸣而起发音jīmíngérqǐ释义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国语辞典语本《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指鸡啼时即起床。形容人勤奋不懈。鸡鸣而起[jīmíngérqǐ]⒈语本指鸡啼时即起床。形容人勤奋不懈。引《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唐·韩愈〈上宰相书〉:「鸡鸣而起,孜孜焉亦不为利。」成语解释鸡鸣而起
辞典修订版语本《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指鸡啼时即起床。形容人勤奋不懈。唐.韩愈〈上宰相书〉:「鸡鸣而起,孜孜焉亦不为利。」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语本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指鸡啼时即起床。形容人勤奋不懈。唐˙韩愈˙上宰相书:鸡鸣而起,孜孜焉亦不为利。
出处《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近义词 闻鸡起舞
1.司马璋起来的倒早,鸡鸣而起,随后穿上衣服洗漱,打了一套五禽戏,不管是养生还是实战,这套几处司马璋越练越沉迷其中。
2.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3.当春之时,鸡鸣而起,驱牛秉耒而耕;及苗既种,又须耘耨,炎天赤日,形体憔悴;及至秋成,输官之外,所余能几?一或水旱虫蝗,则举家皇皇无所望矣。
4.鸡鸣而起,且温颜色,一钱尺帛,不入私房,吉凶有须,聚对分给。
5.每日鸡鸣而起,月出而息,这就是三石的作息规律,白天泡在茅屋里,老孙头有功夫了来指点几句,更多的时间都在玩弄他的药材。
6.鸡鸣而起,昧爽而朝,未日出而临百官。
7.此后三年间,只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下楼叫他们鸡鸣而起,但是日落却不让他们息,因为晚上我又为他们找了一家跆拳道会馆。
8.第二天他到楼下吃完早点就穿到那边找到赵总甲,没想到赵总甲和狗儿爹已经等了他一个多时辰了,原来他们都习惯鸡鸣而起。
9.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10.时间弹指一挥,足足已过大半个月,鸡鸣而起,饮餐风露宿,全身的肌肤就像小麦色,健康而饱满,只留一口白白的牙齿还一如往昔。
读音:jī
[jī]
(名)家禽;品种很多;嘴短;头部有鲜红肉质的冠。翅短;不能高飞:~蛋|~肉|公~|花~。
读音:míng
[míng]
(1)(动)(鸟兽或昆虫)叫:鸡~|蝉~。
(2)(动)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雷~|耳~。
(3)(动)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谢|~冤。
读音:ér
[ér]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读音:qǐ
[qǐ]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2.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
3. 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4.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5. 领取(凭证):起护照。
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起伏。起劲。起色。
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
8. 长出:起痱子。
9. 拟定:起草。
10. 建造,建立:起房子。白手起家。
11. 群,组,批:一起(一块儿)。
12. 量词,指件,宗:一起案件。
13. 自,从:起小儿就淘气。
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起。掀起。兴(
)起。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起来。
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起。经得起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