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举
【拼音】:dà jǔ
【注音】:ㄉㄚˋㄐㄨˇ
【词性】:副词。
【结构】:大(独体结构)举(上下结构)
【简体】:大举
【繁体】:大舉
词语解释大举dàjǔ。(1)大规模地进行。大举[dàjǔ]⒈广泛推荐人才。英widelyrecommend;⒉大兴军旅。英expandmilitaryforce;⒊普遍检举。英informagainstbadconduct;大举[dàjǔ]⒈大规模地进行。例大举进犯。英carryoutinlarge-scale;
基础解释(书)(名)重大的举动:共商~。②(副)大规模地进行(多用于武装部队):~进攻。
引证解释⒈谓大兴军旅。引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大举天师百万之众……自寿春而南。”《北史·吐万绪传》:“及大举济江,绪以行军总管与西河紇豆陵洪景屯兵江北。”宋苏轼《王仲仪真赞》:“方是时,虏大举犯边。”⒉泛指进行其他大规模活动。引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此次回教徒之大举请愿,有否他故,所不敢知。”⒊普遍检举。引《后汉书·灵帝纪》:“制詔州郡大举鉤党。”⒋谓广泛推荐人才。引《晋书·刘寔传》:“故自汉魏以来,时开大举,令众官各举所知,惟才所任,不限阶次。”
网络解释大举大举,汉语词汇。
释义1、谓大兴军旅。2、大规模地进行。3、3、普遍检举。4、指广泛推荐人才;
综合释义谓大兴军旅。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大举天师百万之众……自寿春而南。”《北史·吐万绪传》:“及大举济江,绪以行军总管与西河紇豆陵洪景屯兵江北。”宋苏轼《王仲仪真赞》:“方是时,虏大举犯边。”泛指进行其他大规模活动。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此次回教徒之大举请愿,有否他故,所不敢知。”普遍检举。《后汉书·灵帝纪》:“制詔州郡大举鉤党。”谓广泛推荐人才。《晋书·刘寔传》:“故自汉魏以来,时开大举,令众官各举所知,惟才所任,不限阶次。”
网友释义大举,汉语词汇。拼音:dàjǔ释义:1、谓大兴军旅。2、大规模地进行。3、3、普遍检举。4、指广泛推荐人才;语出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大举天师百万之众……自寿春而南。”
汉语大词典(1).谓大兴军旅。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大举天师百万之众……自寿春而南。”《北史·吐万绪传》:“及大举济江,绪以行军总管与西河纥豆陵洪景屯兵江北。”宋苏轼《王仲仪真赞》:“方是时,虏大举犯边。”(2).泛指进行其他大规模活动。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此次回教徒之大举请愿,有否他故,所不敢知。”(3).普遍检举。《后汉书·灵帝纪》:“制诏州郡大举钩党。”(4).谓广泛推荐人才。《晋书·刘寔传》:“故自汉魏以来,时开大举,令众官各举所知,惟才所任,不限阶次。”
国语辞典大规模的发动军事。大举[dàjǔ]⒈大规模的发动军事。引《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大举天师百万之众,……霆奋席卷,自寿春而南。」宋·苏轼〈王仲仪真赞〉:「方是时,虏大举犯边,转运使摄帅事。」⒉大起、大振。引《三国演义·第一〇回》:「曹嵩正坐,忽闻四壁喊声大举。」
辞典修订版大规模的发动军事。《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大举天师百万之众,……霆奋席卷,自寿春而南。」宋.苏轼〈王仲仪真赞〉:「方是时,虏大举犯边,转运使摄帅事。」大起、大振。《三国演义.第一零回》:「曹嵩正坐,忽闻四壁喊声大举。」
其他释义1.谓大兴军旅。2.泛指进行其他大规模活动。3.普遍检举。4.谓广泛推荐人才。
1.升旗仪式将在天安门广场盛大举行。
2.上岸随即市区观光,参观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之一的大蓝寺,内部装饰极其富丽,规模之大,举世无双。
3.刘备逃到邺城投奔袁绍,逐渐收集溃散的残兵败将,成为袁绍大举攻曹的力量。
4.慕朔君的大名可谓天下皆知,十几年前,东夷孤岛倭寇大举入侵,烧杀淫略,屠城十余座,举国震怒!皇帝出兵五十万御驾亲征,结果惨败而归,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5.施瓦布提到,中国最近要求所有新生产的电脑在出厂前必须预装正版软件。她认为这是打击盗版软件的一个重大举措。
6.盛唐时期,万邦来朝,蹴鞠大会在皇宫内盛大举行。
7.三季度报表显示,有众多公募资金大举增仓,可见对其发展看好。
8.难怪他会败给刘邦!我这一身武艺换成是在刘邦那里,就算不是‘周公吐脯、管鲍分金’也一定是要大举欢迎的啊!
9.抗寒防冻通知:冬至寒潮势大,冷空气大举南下,北风呼呼咆啸,各位同志请有衣添衣,有帽戴帽,有脖围脖,有套戴套,情人可互相拥抱,欢迎去当大灯泡!
10.秋高马肥之际,北魏铁骑不仅尽夺河南,还大举南进,直抵长江北岸。
读音:dà,dài
[dà]
[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读音:jǔ
[jǔ]
(1)(动)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
(2)(动)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
(3)(动)兴起:义~|~兵|~火。
(4)(动)〈书〉生(孩子):~一男。
(5)(动)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
(6)(名)举人的简称:中~|武~。
(7)(动)提出:~例。
(8)(副)〈书〉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欢腾|~世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