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龙
【拼音】:dūn lóng
【注音】:ㄉㄨㄣㄌㄨㄥˊ
【结构】:蹲(左右结构)龙(独体结构)
【繁体】:蹲龍
词语解释1.蹲踞之龙。《春秋演孔图》:'孔子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后用以指孔子。2.一种作蹲踞之龙形的装饰物。
基础解释蹲踞之龙。《春秋演孔图》:/'孔子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后用以指孔子。一种作蹲踞之龙形的装饰物。
引证解释⒈蹲踞之龙。引《春秋演孔图》:“孔子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后用以指孔子。明杨慎《续百一诗》之七:“咄哉赞好德,后乘有蹲龙。”⒉一种作蹲踞之龙形的装饰物。引《三才图会·器用五·蹲龙》:“是器作龙状而蹲之,疑宫庙乘舆以为之饰。考其器,则唐物也。”
网络解释蹲龙蹲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ūnlónɡ,是指蹲踞之龙。
综合释义蹲踞之龙。《春秋演孔图》:“孔子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后用以指孔子。明杨慎《续百一诗》之七:“咄哉赞好德,后乘有蹲龙。”一种作蹲踞之龙形的装饰物。《三才图会·器用五·蹲龙》:“是器作龙状而蹲之,疑宫庙乘舆以为之饰。考其器,则唐物也。”蹲龙[dūnlóng]
网友释义dūnlónɡ蹲龙(蹲龙)1.蹲踞之龙。《春秋演孔图》:“孔子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后用以指孔子。明杨慎《续百一诗》之七:“咄哉赞好德,后乘有蹲龙。”2.一种作蹲踞之龙形的装饰物。《三才图会·器用五·蹲龙》:“是器作龙状而蹲之,疑宫庙乘舆以为之饰。考其器,则唐物也。”
汉语大词典(1).蹲踞之龙。《春秋演孔图》:“孔子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后用以指孔子。明杨慎《续百一诗》之七:“咄哉赞好德,后乘有蹲龙。”(2).一种作蹲踞之龙形的装饰物。《三才图会·器用五·蹲龙》:“是器作龙状而蹲之,疑宫庙乘舆以为之饰。考其器,则唐物也。”
读音:dūn,cún
[dūn]
[ dūn ]1. 两腿尽量弯曲,像坐的样子,但臀部不着地:蹲下。蹲伏。蹲踞。蹲腿。
2. 〔蹲苗〕在一定时期内控制施肥和灌水,进行中耕和镇压,使幼苗根部下扎,生长健壮,防止多余茎叶生长。
3. 喻呆着或闲居:蹲膘。蹲窝。蹲班房(坐牢)。
[ cún ]1. 脚、腿猛然着地,使腿或脚受伤。
读音:lóng
[lóng]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