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三跨五
【拼音】:lián sān kuà wǔ
【词性】:成语。
【简体】:连三跨五
【繁体】:連三跨五
【拼音】:lián sān kuà wǔ
词语解释形容动作迅速。连三跨五[liánsānkuàwǔ]⒈形容动作迅速。
引证解释⒈形容动作迅速。引《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説着,出门下阶,嗖的一声,托地跳上房去,顺着那房脊,迈步如飞,连三跨五,霎时间不见踪影。”
网友释义连三跨五,汉语成语,拼音是liánsānkuàwǔ,形容动作迅速。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汉语大词典形容动作迅速。《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说着,出门下阶,嗖的一声,托地跳上房去,顺着那房脊,迈步如飞,连三跨五,霎时间不见踪影。”
国语辞典形容身手矫健,动作敏捷。连三跨五[liánsānkuàwǔ]⒈形容身手矫健,动作敏捷。引《儿女英雄传·第一六回》:「顺著那房脊,迈步如飞,连三跨五,霎时间不见踪影。」成语解释连三跨五
辞典修订版形容身手矫健,动作敏捷。《儿女英雄传.第一六回》:「顺着那房脊,迈步如飞,连三跨五,霎时间不见踪影。」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说着,出门下阶,嗖的一声,托地跳上房去,顺着那屋脊,迈步如飞,连三跨五,霎时间不见踪影。
读音:lián
[lián]
(1)(动)相连;连接。(副)连续;接续;继续(表示前后没有断开)
(2)(动)相连;连接。(介)包括在内
(3)(动)相连;连接。(名)军队的编制单位;由若干排组成。
(4)(动)相连;连接。(Lián)姓。
(5)(介)表示强调某一词组(下文多有‘也;都’等跟它呼应);含有“甚而至于”之意:她臊得~脖子都红了|你怎么~他也不认识。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kuà
[kuà]
(1)(动)抬起一只脚向前或向左右迈(一大步)。
(2)(动)两脚分在物体的两边坐着或立着:~在马上|铁桥横~长江两岸。
(3)(动)超越一定数量、时间或地区等界限:~年度|~地区|~行业。
读音:wǔ
[wǔ]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