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缨洗耳
【拼音】:zhuó yīng xǐ ěr
【词性】:成语。
【简体】:濯缨洗耳
【繁体】:濯纓洗耳
【拼音】:zhuó yīng xǐ ěr
词语解释濯缨:洗涤冠缨;洗耳:不愿与闻世事。比喻避世守志,操行高洁⒈濯缨:洗涤帽缨;洗耳:指不愿与闻世事。比喻避世守志,操行高洁。成语解释濯缨洗耳
网友释义濯缨洗耳,汉语成语,拼音是zhuóyīngxǐěr,比喻避世守志,操行高洁。出自《魏书·刘献之传》。
辞典修订版濯缨,清洗帽缨。参见「濯缨」条。洗耳,洗涤耳朵。参见「洗耳」条。濯缨洗耳比喻远离尘世,不闻世事,守志守节。《魏书.卷八四.儒林传.刘献之传》:「吾常谓:濯缨洗耳,有异人之迹;哺糟歠醨,有同物之志。」
出处《魏书·刘献之传》:“吾常谓濯缨洗耳,有异人之迹,哺糟歠醨,有同物之志。”
其他释义濯缨:洗涤帽缨;洗耳:指不愿与闻世事。比喻避世守志,操行高洁。
读音:zhuó,zhào
[zhuó]
[ zhuó ]1. 洗:濯足。
2. 〔濯濯〕形容山无草木,光秃秃的,如“濯濯童山”。
3. 祓除罪恶。
[ zhào ]1. 古通“棹”。
读音:yīng
[yīng]
(1)(名)古代帽子上系在颔下的带子;也泛指带子:~帽|长~。
(2)(名)(~儿)缨子
(3)(名):红~枪。
(4)(名)(~儿)缨子。
(5)(名)缨子:芥菜~儿。
读音:xǐ,xiǎn
[xǐ]
[ xǐ ]1. 用水去掉污垢:洗脸。洗涮。洗涤。洗澡。洗心革面(喻彻底悔改)。
2. 清除干净:清洗。
3. 像水洗一样抢光,杀光:洗劫。
4. 昭雪冤枉:洗雪。洗冤。
5. 照相的显影定影:冲洗。洗印。
6. 玩牌时把牌搀和整理:洗牌。
7. 基督教接受个人入教时的仪式:受洗。洗礼。
8. 盛水洗笔的器皿:笔洗。
9. 把磁带上的录音或录像去掉。
[ xiǎn ]1. 同“冼”。
读音:ěr
[ěr]
(1)(名)人和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朵。
(2)(名)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
(3)(形)位置在两旁的:~房。
(4)文言助词;罢了:技止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