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茬
【拼音】:lā chá
【注音】:ㄌㄚㄔㄚˊ
【结构】:拉(左右结构)茬(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见“拉碴”。拉茬[lāchá]⒈见“拉碴”。
基础解释见“[[拉碴]]”。
引证解释⒈见“拉碴”。
汉语大词典见“拉碴”。《汉语大词典》:拉碴 拼音:lāchā亦作“拉茬”。杂乱,蓬乱。老舍《骆驼祥子》十:“说得非常的温柔亲切,绝不像是由那个胡子拉碴的口中说出来的。”高尔品《青春兮归来》一:“这里几乎全是胡子拉茬的青年。”
其他释义1.见'拉碴'。
读音:lā,lá
[lā]
[ lā ]1. 牵,扯,拽:拉车。拉网。拉下马(喻使某人下台)。
2. 用车载运:拉货。
3. 使延长:拉延。拉伸。
4. 排泄粪便:拉屎。
5. 联络:拉拢。拉帮结伙。
6. 摧折:摧枯拉朽。
7. 带领转移:把部队拉出去。
8. 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使乐器发出声音:拉小提琴。
9. 抚养子女:拉扯。
10. 帮助:他有困难,拉他一把。
[ lá ]1. 割,用刀把东西切开一道缝或切断:手上拉了一个口子。
2. 闲谈:拉话。拉家常。
读音:chá
[chá]
(1)(名)(~子)农作物收割后留在地里的茎和根:麦~儿|刨~子。
(2)(量)指在同一块地上;作物种植或生长的次数;一次叫一茬:换~|调~。
(3)同‘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