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凝
【拼音】:shū níng
【注音】:ㄕㄨㄋ一ㄥˊ
【结构】:疏(左右结构)凝(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1.亦作'疎凝'。2.迂阔固执。3.开朗庄重。
基础解释亦作/'疎凝/'。迂阔固执。开朗庄重。
引证解释⒈亦作“疎凝”。⒉迂阔固执。引《梁书·张充传》:“所以摈跡江皋,阳狂陇畔者,实由气岸疏凝,情涂狷隔。”⒊开朗庄重。引宋韩琦《转运贺冬启》:“才謨秀博,风宇疎凝。”
网络解释疏凝疏凝,汉语词语,读音为shūníng,意思为迂阔固执或开朗庄重。
综合释义亦作“疎凝”。迂阔固执。《梁书·张充传》:“所以摈跡江皋,阳狂陇畔者,实由气岸疏凝,情涂狷隔。”开朗庄重。宋韩琦《转运贺冬启》:“才謨秀博,风宇疎凝。”
网友释义疏凝,汉语词语,读音为shūníng,意思为迂阔固执或开朗庄重。
汉语大词典亦作“疏凝”。(1).迂阔固执。《梁书·张充传》:“所以摈迹江皋,阳狂陇畔者,实由气岸疏凝,情涂狷隔。”(2).开朗庄重。宋韩琦《转运贺冬启》:“才谟秀博,风宇疏凝。”
读音:shū
[shū]
(1)(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
(2)(形)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林|~星。
(3)(形)关系远;不亲近;不熟悉:~远|生~。
(4)(动)疏忽:~于防范。
(5)(形)空虚:志大才~。
(6)(动)分散;使从密变稀:~散。
(7)姓。
(8)(名)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
(9)(名)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
读音:níng
[níng]
(1)(动)结冰:~结。
(2)(动)注意力集中:~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