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药
【拼音】:tǔ yào
【注音】:ㄊㄨˇ一ㄠˋ
【结构】:吐(左右结构)药(上下结构)
【繁体】:吐藥
词语解释促使呕吐的药物。吐药[tǔyào]⒈促使呕吐的药物。
引证解释⒈促使呕吐的药物。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二·张子和汗吐下三法》:“吐药之苦寒者,瓜蒂、巵子、茶末、豆豉、黄连、苦参、大黄、黄芩。”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昂地谋牛瑠璃十四两七钱,一匣,係吐药。”
网络解释吐药tǔyào
综合释义促使呕吐的药物。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二·张子和汗吐下三法》:“吐药之苦寒者,瓜蒂、巵子、茶末、豆豉、黄连、苦参、大黄、黄芩。”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昂地谋牛瑠璃十四两七钱,一匣,係吐药。”
汉语大词典促使呕吐的药物。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二·张子和汗吐下三法》:“吐药之苦寒者,瓜蒂、卮子、茶末、豆豉、黄连、苦参、大黄、黄芩。”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昂地谋牛琉璃十四两七钱,一匣,系吐药。”
英语ideaxan
其他释义1.促使呕吐的药物。
1.所以,有人就想给化疗后的癌症病人使用相同方式的止吐药。
2.结论:奈西雅能有效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联合化疗所致的胃肠反应,不良反应轻,是良好的止吐药。
3.医生给病人吃呕吐药以使他把吞进去的毒药吐出来。
4.上下床护理于术后3至6小时内开始进行,所有的患者都服用止吐药物及接受适当的疼痛控制。
5.我们给您注射些维生素、葡萄糖,必要时给些止吐药.
6.藏医的治疗方法亦颇多样,包括食物疗法、外治法如放血疗法、火灸疗法、催吐、药浴、灌肠等。【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读音:tǔ,tù
[tǔ]
[ tǔ ]1.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吐痰。吞吐。吐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
2. 放出,露出:高粱吐穗。吐故纳新。
3. 说出:吐话。一吐为快。
[ tù ]1. 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呕吐。上吐下泻。
2. 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吐还不义之财。
读音:yào
[yào]
(1)(名)治病、治病虫害的物品。
(2)(名)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火~|炸~。
(3)(动)〈书〉用药治疗:不可救~。
(4)(动)用药毒死:~老鼠|~虫子。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