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
【拼音】:yī tiáo
【注音】:一ㄊ一ㄠˊ
【词性】:数量词。
【结构】:一(独体结构)条(上下结构)
【繁体】:一條
词语解释谓相连相通。表数量。用于分列的项目或计量条状的东西。犹一股。一条[yītiáo]⒈谓相连相通。表数量。用于分列的项目或计量条状的东西。犹一股。
基础解释谓相连相通。
引证解释⒈谓相连相通。引《庄子·德充符》:“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⒉表数量。用于分列的项目或计量条状的东西。引汉王充《论衡·自记》:“韩非之书,一条无异,篇以十第,文以万数。”唐孟郊《送李尊师玄》诗:“头冠两片月,肩披一条云。”唐李洞《毙驴》诗:“三尺焦铜背残月,一条藜杖卓寒烟。”《朱子语类》卷四:“此一条论得甚分明。”⒊犹一股。引《宣和遗事》前集:“一条忿气,怒髮衝冠,将起一柄刀,把阎婆惜吴伟两个杀了。”
网络解释一条(新媒体)一条(又称一条视频、一条TV),是一家主打生活短视频的互联网新媒体,创办人为《外滩画报》前总编徐沪生。一条创办于2014年9月8日,首先在微信开办公众号(订阅号),以每天一条的节奏,发布原创短视频。
综合释义谓相连相通。《庄子·德充符》:“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表数量。用于分列的项目或计量条状的东西。汉王充《论衡·自记》:“韩非之书,一条无异,篇以十第,文以万数。”唐孟郊《送李尊师玄》诗:“头冠两片月,肩披一条云。”唐李洞《毙驴》诗:“三尺焦铜背残月,一条藜杖卓寒烟。”《朱子语类》卷四:“此一条论得甚分明。”犹一股。《宣和遗事》前集:“一条忿气,怒髮衝冠,将起一柄刀,把阎婆惜吴伟两个杀了。”
汉语大词典(1).谓相连相通。《庄子·德充符》:“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2).表数量。用于分列的项目或计量条状的东西。汉王充《论衡·自记》:“韩非之书,一条无异,篇以十第,文以万数。”唐孟郊《送李尊师玄》诗:“头冠两片月,肩披一条云。”唐李洞《毙驴》诗:“三尺焦铜背残月,一条藜杖卓寒烟。”《朱子语类》卷四:“此一条论得甚分明。”(3).犹一股。《宣和遗事》前集:“一条忿气,怒发冲冠,将起一柄刀,把阎婆惜吴伟两个杀了。”
英语ibidemitemsitemfirst sectiona strip of clothaligneleventh commandmentseriatim
其他释义1.谓相连相通。2.表数量。用于分列的项目或计量条状的东西。3.犹一股。
1.一条曲曲弯弯的小河从村边流过。
2.一条小鱼吞下了小虾,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只翠鸟正向它冲下来。
3.一条铁路,把边疆和内地紧紧联系在一起。
4.一条公路修进山里,给荒凉的山村带来了生气。
5.一条高速公路把两座城市连接起来。
6.最近,首都机场又开辟了一条国际航线。
7.见势不妙,他改弦易辙上了一条小路。
8.民族的深情像一条纽带,把海峡两岸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9.这一条康庄大道,两侧遍植松木,风景宜人。
10.该建筑的地下有一条地道通往国宫。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tiáo,tiāo
[tiáo]
1. 植物的细长枝:枝条。柳条儿。荆条。
2. 泛称条形的东西:条子。面条儿。便(biàn)条儿。金条。铁条。
3. 细长的形状:条形。条纹。条案。条几(jī)。条凳。条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条。身条。
4. 项目,分项目的:条例。条令。条文。条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
5. 层次,秩序:条理。条贯。有条不紊。
6. 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