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轩轾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轩轾

轩轾

【拼音】:xuān zhì

【注音】:ㄒㄨㄢㄓˋ

【结构】:轩(左右结构)轾(左右结构)

【简体】:轩轾

【繁体】:軒輊

解释

词语解释轩轾xuānzhì。(1)车前高后低为“轩”,车前低后高为“轾”,喻指高低轻重。轩轾[xuānzhì]⒈车前高后低为“轩”,车前低后高为“轾”,喻指高低轻重。例戎车既安,如轾如轩。——《诗·小雅·六月》轩轾浪杂。英highorlow;goodorbad;

基础解释(书)(名)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引申为高低、轻重、优劣:不分~。

引证解释⒈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引申为高低、轻重、优劣。引语出《诗·小雅·六月》:“戎车既安,如輊如轩。”朱熹集传:“輊,车之覆而前也。轩,车之却而后也。凡车从后视之如輊,从前视之如轩,然后适调也。”南朝宋颜延之《又释何衡阳达性论》:“唱言穷轩輊,立法无衡石。”唐刘禹锡《楚望赋》:“亦有轻舟,轩輊泛浮。”《明史·万士和传》:“士和曰:‘朝廷设二使,如左右手,非有轩輊。’”清魏源《栈道杂诗》之七:“在山不知高,轩輊任持载。”清谭嗣同《仁学》十二:“故地球体积之重率,必无轩輊於时;有之则畸重而去日远,畸轻而去日近,其轨道且岁不同矣。”章炳麟《訄书·弭兵难》:“当是时,七国之权力,虽犹有轩輊頫仰,其势足以相御,然而荀卿覩其无成。”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三二章二:“他(陈维崧)当日与朱彝尊齐名,一时未易轩轾。”⒉轩昂,气度不凡。引唐韩愈《刘生》诗:“生名师命其姓刘,自少轩輊非常儔。”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三:“范讽性倜儻,好直节,不拘细行。自在场屋与鞠咏、滕宗谅游,已有轩輊之名。”⒊褒贬抑扬。引《新唐书·杨虞卿传》:“宗閔待之尤厚,就党中为最能唱和者,以口语轩輊事机,故时号党魁。”宋周密《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朝议以游士多无检束,羣居率以私喜怒轩輊人。”郭沫若《历史人物·论曹植》:“譬如锺嵘的《诗品》把他列于上品,把他的哥哥魏文帝曹丕列于中品,把他的父亲魏武帝曹操列于下品,便是最见轩轾的一种见解。”⒋翻覆。引唐杜甫《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诗:“崆峒地无轴,青海天轩輊。”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三:“盖如车制而略小。但独辕着地,如犂托之状。上有望橛,以擐牛挽槃索。上下坡坂,絶无轩輊之患。汉马援弟少游,尝谓乘下泽车,是也。”

网络解释轩轾轩轾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xuānzhì,意思是车前高后低为“轩”,车前低后高为“轾”,喻指高低轻重。出自《诗·小雅·六月》:戎车既安,如轩如轾。

综合释义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引申为高低、轻重、优劣。语出《诗·小雅·六月》:“戎车既安,如輊如轩。”朱熹集传:“輊,车之覆而前也。轩,车之却而后也。凡车从后视之如輊,从前视之如轩,然后适调也。”南朝宋颜延之《又释何衡阳达性论》:“唱言穷轩輊,立法无衡石。”唐刘禹锡《楚望赋》:“亦有轻舟,轩輊泛浮。”《明史·万士和传》:“士和曰:‘朝廷设二使,如左右手,非有轩輊。’”清魏源《栈道杂诗》之七:“在山不知高,轩輊任持载。”清谭嗣同《仁学》十二:“故地球体积之重率,必无轩輊於时;有之则畸重而去日远,畸轻而去日近,其轨道且岁不同矣。”章炳麟《訄书·弭兵难》:“当是时,七国之权力,虽犹有轩輊頫仰,其势足以相御,然而荀卿覩其无成。”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三二章二:“他(陈维崧)当日与朱彝尊齐名,一时未易轩轾。”轩昂,气度不凡。唐韩愈《刘生》诗:“生名师命其姓刘,自少轩輊非常儔。”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三:“范讽性倜儻,好直节,不拘细行。自在场屋与鞠咏、滕宗谅游,已有轩輊之名。”褒贬抑扬。《新唐书·杨虞卿传》:“宗閔待之尤厚,就党中为最能唱和者,以口语轩輊事机,故时号党魁。”宋周密《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朝议以游士多无检束,羣居率以私喜怒轩輊人。”郭沫若《历史人物·论曹植》:“譬如锺嵘的《诗品》把他列于上品,把他的哥哥魏文帝曹丕列于中品,把他的父亲魏武帝曹操列于下品,便是最见轩轾的一种见解。”翻覆。唐杜甫《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诗:“崆峒地无轴,青海天轩輊。”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三:“盖如车制而略小。但独辕着地,如犂托之状。上有望橛,以擐牛挽槃索。上下坡坂,絶无轩輊之患。汉马援弟少游,尝谓乘下泽车,是也。”

汉语大词典(1).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引申为高低、轻重、优劣。语出《诗·小雅·六月》:“戎车既安,如轾如轩。”朱熹集传:“轾,车之覆而前也。轩,车之却而后也。凡车从后视之如轾,从前视之如轩,然后适调也。”南朝宋颜延之《又释何衡阳达性论》:“唱言穷轩轾,立法无衡石。”唐刘禹锡《楚望赋》:“亦有轻舟,轩轾泛浮。”《明史·万士和传》:“士和曰:‘朝廷设二使,如左右手,非有轩轾。’”清魏源《栈道杂诗》之七:“在山不知高,轩轾任持载。”清谭嗣同《仁学》十二:“故地球体积之重率,必无轩轾于时;有之则畸重而去日远,畸轻而去日近,其轨道且岁不同矣。”章炳麟《訄书·弭兵难》:“当是时,七国之权力,虽犹有轩轾頫仰,其势足以相御,然而荀卿睹其无成。”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三二章二:“他(陈维崧)当日与朱彝尊齐名,一时未易轩轾。”(2).轩昂,气度不凡。唐韩愈《刘生》诗:“生名师命其姓刘,自少轩轾非常俦。”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三:“范讽性倜傥,好直节,不拘细行。自在场屋与鞠咏、滕宗谅游,已有轩轾之名。”(3).褒贬抑扬。《新唐书·杨虞卿传》:“宗闵待之尤厚,就党中为最能唱和者,以口语轩轾事机,故时号党魁。”宋周密《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朝议以游士多无检束,群居率以私喜怒轩轾人。”郭沫若《历史人物·论曹植》:“譬如钟嵘的《诗品》把他列于上品,把他的哥哥魏文帝曹丕列于中品,把他的父亲魏武帝曹操列于下品,便是最见轩轾的一种见解。”(4).翻覆。唐杜甫《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诗:“崆峒地无轴,青海天轩轾。”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三:“盖如车制而略小。但独辕着地,如犁托之状。上有望橛,以擐牛挽槃索。上下坡坂,绝无轩轾之患。汉马援弟少游,尝谓乘下泽车,是也。”

国语辞典轩,车前高起的部分。轾,车后低下的部分。轩轾比喻高低轻重,如:「不分轩轾」。轩轾[xuānzhì]⒈轩,车前高起的部分。轾,车后低下的部分。轩轾比喻高低轻重。引《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事有低昂曰轩轾,力相上下曰颉颃。」例如:「不分轩轾」。

辞典修订版轩,车前高起的部分。轾,车后低下的部分。轩轾比喻高低轻重,如:「不分轩轾」。《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事有低昂曰轩轾,力相上下曰颉颃。」

辞典简编版轩,车前高起的部分。轾,车后较低的部分。轩轾,比喻高低优劣。 【造句】不分轩轾

英语high or low

其他释义古代大夫乘用车的顶前高后低称“轩”,前低后高称“轾”。比譬高低、轻重、优劣互有长短:不相上下,互有轩轾。

轩轾造句更多 >>

1.这两位棋手的实力真可说是势均力敌,难分轩轾

2.虽然在同一位老师门下受业,但是春华秋实,难分轩轾

3.他的篮球技术已达炉火纯青的境界,和国手不分轩轾

4.这两篇论文各有所长,不分轩轾

5.这两个人的文学功底可以说是不分轩轾

6.他与精英人物不分轩轾

7.从字面上看,这五者不分轩轾,彼此平等。

8.而真正做到忘己的君王,我们称他与造物者、与大自然是一体而不分轩轾的。

9.韩国放送公社说,敌对候选人在南部济州岛的得票不分轩轾,则预测大国家党在该选区赢得胜利。

10.小龙女冰肌雪肤,不沾尘俗,谢晓兰精致绝丽,似钟天地之秀,如春兰秋菊,各擅秋场,实在难分轩轾,在柔和的烛光之下,更是令人心醉。

字义分解

读音:xuān

[xuān]

(1)(形)〈书〉高:~昂|~敞|~朗。

(2)姓。

(3)(名)有窗的廊子或小房子(多用做书斋名或饭店等的字号)。

(4)(名)古代一种有帷幕而前顶较高的车。

(5)(名)〈书〉窗户;门。

读音:zhì

[zhì]

见 〔轩轾〕

轩轾相关成语

轩轾相关词语

关于轩轾的诗词更多 >>

解释包含轩轾的单词更多 >>

上一个:轩辕

下一个:轩轺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