廨钱
【拼音】:xiè qián
【注音】:ㄒ一ㄝˋㄑ一ㄢˊ
【结构】:廨(半包围结构)钱(左右结构)
【繁体】:廨錢
词语解释隋初官府用以放债收息的公款。廨钱[xièqián]⒈隋初官府用以放债收息的公款。
引证解释⒈隋初官府用以放债收息的公款。《隋书·苏孝慈传》:“先是,以百僚供费不足,臺省府寺咸置廨钱,收息取给。参阅《通典·职官十七》。引孝慈以为官民争利,非兴化之道,上表请罢之。”
网络解释廨钱廨钱,xièqián,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官府用以放债收息的公款。
综合释义隋初官府用以放债收息的公款。《隋书·苏孝慈传》:“先是,以百僚供费不足,臺省府寺咸置廨钱,收息取给。孝慈以为官民争利,非兴化之道,上表请罢之。”参阅《通典·职官十七》。
网友释义廨钱,xièqián,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官府用以放债收息的公款。
汉语大词典隋初官府用以放债收息的公款。《隋书·苏孝慈传》:“先是,以百僚供费不足,台省府寺咸置廨钱,收息取给。孝慈以为官民争利,非兴化之道,上表请罢之。”参阅《通典·职官十七》。
其他释义1.隋初官府用以放债收息的公款。
读音:xiè
[xiè]
(名)古代通称官署。
读音:qián
[qián]
(1)(名)铜钱:一个~|~串儿。
(2)(名)货币:银~|一块~。
(3)(名)款子;费用:一笔~|饭~|车~|买书的~。
(4)(名)钱财:有~有势|敛~|搂~|捞~。
(5)(名)(~儿)形状像铜钱的东西:榆~儿|纸~儿。
(6)(名)(Qián)姓。
(7)(量)重量单位。十厘等于一钱;十钱等于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