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慰
【拼音】:cún wèi
【注音】:ㄘㄨㄣˊㄨㄟˋ
【结构】:存(半包围结构)慰(上下结构)
【简体】:存慰
【繁体】:存慰
词语解释存问﹑慰抚。存慰[cúnwèi]⒈存问、慰抚。
引证解释⒈存问、慰抚。引《文选·应瑒<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公子敬爱客,乐饮不知疲,和颜既以畅,乃肯顾细微。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李善注:“郑玄《周礼》注曰:‘存,省也。’毛萇《诗》传曰:‘慰,犹安存之也。’”《宋书·王微传》:“微既为始兴王濬府吏,濬数相存慰,微奉答牋书,輒饰以辞采。”《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上见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县疗之,士卒莫不感悦。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计。”《宋史·真宗纪一》:“丁卯,以向敏中为河北、河东宣抚使,按巡郡国,存慰士民。”
综合释义存问、慰抚。《文选·应瑒<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公子敬爱客,乐饮不知疲,和颜既以畅,乃肯顾细微。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李善注:“郑玄《周礼》注曰:‘存,省也。’毛萇《诗》传曰:‘慰,犹安存之也。’”《宋书·王微传》:“微既为始兴王濬府吏,濬数相存慰,微奉答牋书,輒饰以辞采。”《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上见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县疗之,士卒莫不感悦。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计。”《宋史·真宗纪一》:“丁卯,以向敏中为河北、河东宣抚使,按巡郡国,存慰士民。”存慰[cúnwèi]省视问慰。《文选.应瑒.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宋史.卷六.真宗本纪一》:「以向敏中为河北、河东宣抚使,按巡郡国,存慰士民。」
汉语大词典存问、慰抚。《文选·应玚〈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公子敬爱客,乐饮不知疲,和颜既以畅,乃肯顾细微。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李善注:“郑玄《周礼》注曰:‘存,省也。’毛苌《诗》传曰:‘慰,犹安存之也。’”《宋书·王微传》:“微既为始兴王浚府吏,浚数相存慰,微奉答笺书,辄饰以辞采。”《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上见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县疗之,士卒莫不感悦。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计。”《宋史·真宗纪一》:“丁卯,以向敏中为河北、河东宣抚使,按巡郡国,存慰士民。”
国语辞典省视问慰。存慰[cúnwèi]⒈省视问慰。引《文选·应玚·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宋史·卷六·真宗本纪一》:「以向敏中为河北、河东宣抚使,按巡郡国,存慰士民。」
辞典修订版省视问慰。《文选.应瑒.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宋史.卷六.真宗本纪一》:「以向敏中为河北、河东宣抚使,按巡郡国,存慰士民。」
其他释义1.存问﹑慰抚。
读音:cún
[cún]
(1)(动)活着:生~。
(2)(动)储积:~粮。
(3)(动)保留:~疑。
(4)(动)寄放:~车。
(5)(动)心里怀有:对他~着希望。
读音:wèi
[wèi]
(1)(动)使人心情安适:安~。
(2)(动)心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