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碑窠石图
【拼音】:dú bēi
词语解释中国画。宋代李成作。今存此画或谓系宋代摹本,人物为王晓所补。绢本立轴。水墨淡设色。画面上石坡三四层,树木枝干虬曲,下垂似蟹爪;坡前一碑孤峙,旁有一骑骡观碑者,有童子随侍。笔墨神妙,气象萧疏。⒈中国画。宋代李成作。今存此画或谓系宋代摹本,人物为王晓所补。绢本立轴。水墨淡设色。画面上石坡三四层,树木枝干虬曲,下垂似蟹爪;坡前一碑孤峙,旁有一骑骡观碑者,有童子随侍。笔墨神妙,气象萧疏。
网友释义《读碑窠石图》是五代宋初李成与王晓合作创作的绢本墨色画。现存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图中残碑上应有小字二行,一书“李成画树石”,一书“王晓补人物”,但现存此图中已无此二行小字,所以一说为摹本。《读碑窠石图》为双拼绢绘制的大幅山水画,表现冬日田野上,一位骑骡的老人正停驻在一座古碑前观看碑文,近处陂陀上生长着木叶尽脱的寒树。此画取景集中,以枯树、石碑和人物构成画面的主体,颇有荒寒冷寂的气氛。树枝以细线勾勒,再用墨染,枝干皆作“蟹爪”状,纵横交错,有苍劲之感。坡石为侧笔所绘的圆润而少有皴擦的线条构成,此为后世称之的“卷云皴”。枯树与石碑的组合,强化了幽凄惨澹的环境气氛,暗示出对遥远历史中那辉煌繁华往...
读音:dú,dòu
[dú]
[ dú ]1. 依照文字念:读数。读经。读书。宣读。朗读。范读。
2. 看书,阅览:阅读。速读。默读。读者。
3. 求学:走读。
4. 字的念法:读音。读破。
[ dòu ]1. 旧指文章里一句中间念起来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句读。
读音:bēi
[bēi]
(名)刻着文字或图画;竖立起来作为纪念物的石头:~额|~林|~阴|~志。
读音:kē
[]
(名)鸟兽住的窝。
读音:shí,dàn
[]
[ shí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 dàn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读音:tú
[]
(1)(动)想
(2)(名)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画。
(3)(动)谋划;计划:~谋不轨。
(4)(名)贪图。
(5)(名)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