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子
【拼音】:liū zi
【简体】:溜子
【繁体】:溜子
词语解释⒈ 旧时官员出巡时逐站传索供应的一种文件。煤矿中一类槽形运输器械的统称。溜子[liūzǐ]⒈旧时官员出巡时逐站传索供应的一种文件。煤矿中一类槽形运输器械的统称。
基础解释〈名〉溜槽,即从高处向低处运送东西用的槽,多用竹子或木头制成,也有在陡坡上挖成的,槽的内表面较光滑,把要运下去的东西放在槽中,东西就会自动往下溜。
引证解释⒈ 旧时官员出巡时逐站传索供应的一种文件。引:《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叫小廝拿了一个‘都督府’的溜子,溜了一班戏子来谢神。”《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又发了一张传戏的溜子,叫一班戏,次日清晨伺候。”⒉ 煤矿中一类槽形运输器械的统称。引:《人民日报》1949.6.25:“矿方正于各个溜子的尽头,添筑竖轨、石堆及栏杆,尽量避免因矿车放的太快,操纵失灵,以致人车顺溜子而下的危险。”郭小川《矿工不怕鬼》诗:“长长的皮带,窄窄的溜子,从一道道难关溜下一块块煤。”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三章:“朱大顺看一个汉子蹲在溜子头前,便仔细打量。”⒈旧时官员出巡时逐站传索供应的一种文件。引《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叫小廝拿了一个‘都督府’的溜子,溜了一班戏子来谢神。”《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又发了一张传戏的溜子,叫一班戏,次日清晨伺候。”⒉煤矿中一类槽形运输器械的统称。引《人民日报》1949.6.25:“矿方正于各个溜子的尽头,添筑竖轨、石堆及栏杆,尽量避免因矿车放的太快,操纵失灵,以致人车顺溜子而下的危险。”郭小川《矿工不怕鬼》诗:“长长的皮带,窄窄的溜子,从一道道难关溜下一块块煤。”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三章:“朱大顺看一个汉子蹲在溜子头前,便仔细打量。”
网友释义溜子是汉语词汇,拼音liūzǐ,意思是旧时逐站传索供应的一种文件。
汉语大词典旧时官员出巡时逐站传索供应的一种文件。《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叫小厮拿了一个‘都督府’的溜子,溜了一班戏子来谢神。”《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又发了一张传戏的溜子,叫一班戏,次日清晨伺候。”煤矿中一类槽形运输器械的统称。《人民日报》1949.6.25:“矿方正于各个溜子的尽头,添筑竖轨、石堆及栏杆,尽量避免因矿车放的太快,操纵失灵,以致人车顺溜子而下的危险。”郭小川《矿工不怕鬼》诗:“长长的皮带,窄窄的溜子,从一道道难关溜下一块块煤。”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三章:“朱大顺看一个汉子蹲在溜子头前,便仔细打量。”
国语辞典⒈ 旧时官员出巡,逐站传呼各种供应的通知单。也作「溜单」。引:《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又发了一张传戏的溜子,叫一班戏,次日清晨伺候。」⒉ 矿井中槽形的传送工具。溜子[liùzi]⒈旧时官员出巡,逐站传呼各种供应的通知单。也作「溜单」。引《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又发了一张传戏的溜子,叫一班戏,次日清晨伺候。」⒉矿井中槽形的传送工具。
辞典修订版旧时官员出巡,逐站传呼各种供应的通知单。《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又发了一张传戏的溜子,叫一班戏,次日清晨伺候。」也作「溜单」。矿井中槽形的传送工具。
其他释义溜子1矿井中的槽形传送工具。溜子2[liù·zi]〈方〉土匪帮伙。溜子3[liù·zi]〈方〉迅速的水流。
1.这个镇上有几个游手好闲的二溜子,平时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经过公安干警的耐心劝解,最终改邪归正。
2.长期存放时应使三、四通溜子处于关闭状态,各传动部位加润滑油,传动装置作防潮、防尘处理。
3.《雄鸡争艳》由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组成的打溜子乐队演奏,打溜子风格古朴,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曲调多变,被称为“土家族的交响乐”。
4.运输时应避免撞击三、四通溜子,应处于全闭位置以防在运输中分料板和传动部件损坏。
5.街巷背阴的地方,冬天残留的积雪和冰溜子正在雨点的敲击下蚀化,石板街上到处都漫流着肮脏的污水。
6.十冬腊月天,雪堵着窗户,冰溜子像透亮的水晶小柱子,一排排地挂在房檐上。
7.寒冬腊月天,雪堵着窗户,冰溜子像透亮的水晶小柱子,一排排地挂在房檐上。
8.冬雪十冬腊月天,雪堵着窗户,冰溜子像透亮的水晶小柱子,一排排地挂在房檐上。
9.臣忠是用彩轿将宝珠抬回来的,抬轿的、接亲的、挑担的、陪嫁的、送行的一大溜子排得老远。
10.远低于零摄氏的温度让积雪堵着窗户,冰溜子像一排排绵延不断的小山般地倒挂在房檐上。
读音:liū,liù
[liū]
[ liū ]1. 滑行,(往下)滑:溜冰。
2. 光滑,平滑,无阻碍:溜圆。溜光。
3. 趁人不见走开:溜走。溜号。
4. 同“熘”。
[ liù ]1. 迅急的水流:大溜。急溜。
2. 顺房檐滴下来的水,房顶上流下的水:檐溜。承溜。
3. 房檐上安的接雨水用的长水槽:水溜。
4. 量词,指行(háng )列,排:一溜三间房。
5. 某一地点附近的地方:这溜儿的果木树很多。
读音:zǐ
[zi]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