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脯
【拼音】:lù fǔ
【简体】:鹿脯
【繁体】:鹿脯
词语解释⒈ 鹿肉干。鹿脯[lùfǔ]⒈鹿肉干。
基础解释鹿肉干。
引证解释⒈ 鹿肉干。引:《礼记·内则》:“牛脩,鹿脯,田豕脯,麋脯,麕脯。”郑玄注:“皆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点羊头、脆筋巴子、薑虾、酒蟹、獐巴、鹿脯、从食蒸作、海鲜时菓。”清何镛《乘龙佳话·宾筵》:“真个鹿脯豹胎,麟肝凤髓,无一不陈。”⒈鹿肉干。引《礼记·内则》:“牛脩,鹿脯,田豕脯,麋脯,麕脯。”郑玄注:“皆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点羊头、脆筋巴子、薑虾、酒蟹、獐巴、鹿脯、从食蒸作、海鲜时菓。”清何镛《乘龙佳话·宾筵》:“真个鹿脯豹胎,麟肝凤髓,无一不陈。”
综合释义鹿肉干。《礼记·内则》:“牛脩,鹿脯,田豕脯,麋脯,麕脯。”郑玄注:“皆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点羊头、脆筋巴子、薑虾、酒蟹、獐巴、鹿脯、从食蒸作、海鲜时菓。”清何镛《乘龙佳话·宾筵》:“真个鹿脯豹胎,麟肝凤髓,无一不陈。”鹿脯[lùfǔ]鹿肉乾。《三国演义.第六九回》:「汝可备净酒一瓶,鹿脯一块。」
网友释义鹿脯,读音lùfǔ,汉语词语,指鹿肉干。
汉语大词典鹿肉干。《礼记·内则》:“牛脩,鹿脯,田豕脯,麋脯,麇脯。”郑玄注:“皆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点羊头、脆筋巴子、姜虾、酒蟹、獐巴、鹿脯、从食蒸作、海鲜时果。”清何镛《乘龙佳话·宾筵》:“真个鹿脯豹胎,麟肝凤髓,无一不陈。”
国语辞典⒈ 鹿肉干。引:《三国演义·第六九回》:「汝可备净酒一瓶,鹿脯一块。」鹿脯[lùfǔ]⒈鹿肉干。引《三国演义·第六九回》:「汝可备净酒一瓶,鹿脯一块。」
辞典修订版鹿肉乾。《三国演义.第六九回》:「汝可备净酒一瓶,鹿脯一块。」
其他释义1.鹿肉干。
1.木元低哼一声,重新拈起一块鹿脯肉,大口大口的咀嚼,甚是满意,满不在乎的说道,我就知道肯定是家门中争风吃醋的事儿,那阴魂上身,无害人意,罢了罢了。
2.天赐一看,见是六碟小菜,做的非常齐整,都是些山间的香菇、黄蘑、鹿脯、木耳之类,有荤有素,搭配得体。
3.赵子轩愤愤不平,自己把主意一说,李世民果然很感兴趣,说要自己好好思量一下,然后直接把自己撵走了,可怜那块鹿脯肉,自己才啃了一半啊。
4.工夫不大,酒席治就,虽然品味不高,倒也满丰盛,除了病书生带回来的几样熟食外,天生又特意炒了几盘素菜,还有腌腊鹿脯和狍腿肉等,香气扑鼻,别有风味。
5.吃啊,我的儿,你身子骨不好,我让御膳房做了补身子的清蒸鹿脯加小羊羔肉,你尝尝,看吃得这一头汗,小李子,拿手巾来。
6.唐汉明喝了口杏仁白果粥,拿起个象眼馒头就着鹿脯吃起来。
7.醉酿鸭皮,酥香鱼舌,鹿脯烩梅花,九味狐狸,老卤十二兽珍,包小贼兴致勃勃,还要了一小坛陈年花雕。
8.凡用皆四者,笾以石盐、枣实、栗黄、鹿脯;豆以芹菹兔棨、菁菹鹿棨。
9.三天后老汉一大早就拿着五斤的鹿脯肉,六坛的美酒只往在家几十里外的吴寿山来。
10.大车上拉的都是米面和几斤鹿脯,也就是传说中的“束?”。
读音:lù
[lù]
(1)(名)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四肢细长;尾巴短;一般雄兽头上有角;嫩角上有茸毛;内含血液;是贵重的药材。
(2)(Lù)姓。
读音:pú,fǔ
[fǔ]
[ pú ]胸前的肉:胸~。
[ fǔ ]1.肉干:兔~。
2.果脯: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