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渚
【拼音】:bǎn zhǔ
【注音】:ㄅㄢˇㄓㄨˇ
【结构】:板(左右结构)渚(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亦作'板城渚口'。
基础解释亦作/'板城渚口/'。
引证解释⒈见“板城渚口”。
网络解释板渚板渚是古津渡名。板城渚口的简称。在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东北黄河侧。
汉语大词典见“板城渚口”。《汉语大词典》:板城渚口 拼音:bǎnchéngzhǔkǒu古代黄河中段的重要渡口。故址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东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河水又东径板城北,有津,谓之板城渚口。”亦省称“板渚”。《隋书·炀帝纪上》:“﹝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馀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
其他释义1.见'板城渚口'。
读音:bǎn
[bǎn]
(1)(名)(~儿)片状的较硬的物体:木~儿。
(2)(名)(~儿)专指店铺的门板:铺子都上了~儿了。
(3)(名)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檀~。
(4)(名)(~儿)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快~儿|慢~。
(5)(形)呆板:他一点也不活泼;太~了。
(6)((形)硬得像板子似的:地~了;不好锄。
(7)(形)表情严肃:他~着脸不说话。
(8)〔板〕见〔老板〕。
读音:zhǔ
[zhǔ]
(1)(形)众;许多。
(2)(名)〈书〉水中的小洲:江~|沙~|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