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拼音】:rén mín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原为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1948年6月创刊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由前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前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1949年3月迁至北平,同年8月起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1985年7月增出海外版,1995年1月增出华东版。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原为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1948年6月创刊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由前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前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1949年3月迁至北平(今北京),同年8月起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1985年7月增出海外版,1995年1月增出华东版。
网友释义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日报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省平山县里庄创刊,由《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为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同时担负党中央机关报职能。毛泽东同志亲笔为人民日报题写报名。194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随党中央迁入北京(时称北平)。1949年8月1日,党中央决定人民日报为党中央机关报,并沿用1948年6月15日的期号。人民日报社承担着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的信息,报道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并发表评论等重要职责。人...
法语Le Quotidien du Peuple
其他释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原为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1948年6月创刊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由前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前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1949年3月迁至北平(今北京),同年8月起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1985年7月增出海外版,1995年1月增出华东版。
1.虽然之前,人民日报客户端来了篇“谁是第一百个老虎”的猜猜猜,但楞是没人来填补这个空白。
2.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九十老搭档池北偶方成讽世漫笔》一书受到读者热捧。
3.文章针砭时弊,笔力扛鼎,其中《兴邦之道》一文,还被人民日报全文转载。
4.他要人民日报国际报道不用骂人的话,不要玩弄词藻,既不生硬枯燥,也不要油腔滑调,有失风度。
5.今天是记者节,不管你是不是记者,我都祝你节日快乐,愿你好运连连登上《人民日报》的头条,你的事业辉煌走上“新闻联播”,你的家庭和谐轰动“快乐大本营”,你的生活幸福永远“天。
6.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采访部主任、高级记者郝洪曾多次采访邹碧华同志,解读了他的精神品质和时代意义。
7.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张虎生为人民网员工作培训。
8.高狄任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
9.就连北京的人民日报不得不厚颜地采纳了这个术语。
10.人民日报的《人民时评》昨天刊登了署名吴焰的文章《“闯红灯”是小事一桩吗?》。
读音:rén
[rén]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读音:mín
[mín]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
读音:rì
[]
(1)(名)太阳:~出|~落。
(2)(名)指日本:~圆|~语。
(3)(名)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班|~~夜夜。
(4)(名)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天:今~|改~再见。
(5)(名)每天;一天一天地:~记|~新月异。
(6)(名)泛指一段时间:往~|来~。
(7)(名)特指某一天:生~|国庆~。
读音:bào
[]
(1)(动)告诉:~名|~账。
(2)(动)回答:~友人书|~之以热烈的掌声。
(3)(动)报答;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恩。
(4)(动)报复:~仇|~怨。
(5)(动)报应:现世~。
(6)(名)报纸:日~|机关~|登~|看~。
(7)(名)指某些刊物:画~|学~。
(8)(名)指用文字报道消息或发表意见的某些东西:喜~|海~|黑板~。
(9)(名)指电报:发~机|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