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拼音】:bù shǒu
【注音】:ㄅㄨˋㄕㄡˇ
【词性】:名词。
【结构】:部(左右结构)首(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
【繁体】:部首
词语解释部首bùshǒu。(1)中文字典中,各字依其字形结构,加以分部排列,每部的第一字便是部首,现也称所据分部的共同笔划为部首。
基础解释(名)字典、词典根据汉字形体偏旁所分的门类,如门、山、口、火、页等。
引证解释⒈字典、词典根据汉字形体偏旁所分的门类。引田北湖《论文章源流》:“古人造字,尚未卒业,为部首者,五百四十。”
网络解释部首部首是指给汉语字典、词典同一偏旁的汉字所立的类目,为东汉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首创。
网友释义部首,为东汉许慎首创。他在《说文解字》中把形旁相同的字归在一起,称为部,每部把共同所从的形旁字列在开头,这个字就称为部首,所以部首本身也是独立的汉字。如木、杜、李等字都属木部,木就是部首。自许慎创立以形旁编排文字的方法以后,这种方法千百年来一直为编纂字书的人所采用,只是分部的多寡有所不同。如《说文解字》分为540部,《康熙字典》分为214部,《新华字典》分为189部。
汉语大词典字典、词典根据汉字形体偏旁所分的门类。田北湖《论文章源流》:“古人造字,尚未卒业,为部首者,五百四十。”
国语辞典字典、词典按照字形结构,取形体偏旁相同者,分部排列,作为查字的依据,所分的部类,也称为「部首」。如人、口、言、金、马等。
辞典简编版字典、辞典按照字形结构,取形体偏旁相同者,分部排列,以便查阅;依此所分的形体偏旁类别,即称为「部首」,如:人、口、言、金等。 【造句】自从明清辞书采用了二一四部首后,通行到今天。
英语radicals in Chinese characters
法语Clé d'un sinogramme
其他释义字典等辞书为便于查检,根据汉字字形结构,取其相同部位所作的分类。如“松”、“树”、“杨”、“样”等字中的“木”就是部首。
1.近日,兴业银行安愉人生俱乐部“首届雀圣争霸赛”在南坪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
2.那时代真好玩,仿佛在许慎的归纳下,老百姓全然在这五百四十个部首里活着,在这五百四十个项目下进行其生老病死。
3.这首歌在临汾刘庄八路军总部首演时,只有口哨充当伴奏,但仍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4.元朝灭亡后,明太祖洪武四年西藏的世袭封主镇西武靖王卜纳剌携带元朝颁发的印信,率西藏诸部首领到南京向明朝纳款,表示归顺。
5.河北省丰宁县北部侏罗系义县组底部首次发现鸟类化石。
6.此外,周教授告诉记者,这本字典还存在不少部首错误和检字表页码错误,而这恰恰是中小学生学习认字过程中最常用到的。
7.“现在,我这本字典基本上算正式成书了,就差一个部首检字表。
8.在皋兰县忠和镇崖川小学,一名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告诉记者,根据教学大纲规定,从二年级开始学习部首查字法,这就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有一本字典。
9.部首检字法是辞书、字典最常用的检字法,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其拥有其它检字法不可比拟的优点,但是至今仍没有完全规范化和标准化。
10.复习汉字起源,笔画,书写顺序,及偏旁部首。
读音:bù
[bù]
(1)(名)部分:内~。
(2)(名)某些机关的名称或机关企业中按业务而分的单位:外交~|门市~。
(3)(名)军队(连以上)等的领导机构或其所在地:司令~。
(4)(名)指部队。
(5)(动)〈书〉统辖;统率:所~。
(6)(量)用于书籍、影片等:两~字典。
(7)〈方〉(量)用于机器或车辆:两~汽车。
(8)姓。
读音:shǒu
[shǒu]
(1)(名)头
(2)(形)第一;最高的:~相|~脑。
(3)(名)首领:~长。
(4)(名)首先:~创。
(5)(动)出头告发:自~。
(6)姓。
(7)(量)用于诗、词、赋;一篇叫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