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套
【拼音】:nán běi tào
【注音】:ㄋㄢˊㄅㄟˇㄊㄠˋ
【结构】:南(上下结构)北(左右结构)套(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即南北曲。南北套[nánběitào]⒈即南北曲。
引证解释⒈即南北曲。参见“南北曲”。引清孔尚任《桃花扇·寄扇》:“鶯喉歇了南北套,冰弦住了陈隋调。”王季思等注:“南北套,即南北曲,是中国歌曲的两种主要流派。一般说,北曲字多而调促,风格比较豪放;南曲字少而调缓,风格比较婉弱。”
综合释义即南北曲。清孔尚任《桃花扇·寄扇》:“鶯喉歇了南北套,冰弦住了陈隋调。”王季思等注:“南北套,即南北曲,是中国歌曲的两种主要流派。一般说,北曲字多而调促,风格比较豪放;南曲字少而调缓,风格比较婉弱。”参见“南北曲”。
汉语大词典即南北曲。清孔尚任《桃花扇·寄扇》:“莺喉歇了南北套,冰弦住了陈隋调。”王季思等注:“南北套,即南北曲,是中国歌曲的两种主要流派。一般说,北曲字多而调促,风格比较豪放;南曲字少而调缓,风格比较婉弱。”参见“南北曲”。
其他释义1.即南北曲。
读音:nán
[nán]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2. 姓。
读音:běi
[běi]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
读音:tào
[tào]
(1)(形)罩在外面的:~衫|~裤。
(2)(形)互相衔接或重叠:~房|~间。
(3)(名)河流或山势弯曲的地方(多用于地名):河~。
(4)〈方〉(名)(~儿)套子。
(5)〈方〉(名)把棉花、丝绵等平整地装入被褥或袄里缝好:棉~|褥~。
(6)(名)(~儿)拴牲口的两根绳或麻绳;一端拴在牲口脖子夹板或轭上;另一端拴在车上:牲口~。
(7)(动)用套拴系:~套。
(8)(名)用绳子等结成的环状物:圈~。
(9)(动)模仿:~公式|~用。(动)引出真情实话:~问|~话。(动)拉拢:~交情|~近乎。(量)用于成组的事物:~公式|~用。(动)引出真情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