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口同辞
【拼音】:yì kǒu tóng cí
【注音】:一ˋㄎㄡˇㄊㄨㄥˊㄘˊ
【词性】:成语。
【简体】:异口同辞
【繁体】:異口同辭
词语解释不同的嘴说同样的话。形容大家说的完全一致。
基础解释同/'异口同声/',不同的嘴说同样的话。形容大家说的完全一致。
引证解释⒈同“异口同声”。引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臣具委细问其磧北事,皆异口同辞。”
综合释义同“異口同聲”。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臣具委細問其磧北事,皆異口同辭。”异口同辞[yìkǒutóngcí]修订本参考资料:大家都说同样的话。形容众口一辞、意见相同。唐˙李翱˙答侯高第二书:苟异口同辞,皆如足下所说,是仆于天下众多之人而未有一知己也。亦作异口同声、异口同音。
网友释义【成语】异口同辞【读音】yìkǒutóngcí【释义】从不同人的口中说出同样的话。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同“异口同声”。【出处】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臣具委细问其碛北事,皆异口同辞。”【事例】群臣闻命,当然连声称善,~。★蔡东藩《前汉演义》第五回
汉语大词典同“异口同声”。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臣具委细问其碛北事,皆异口同辞。”
国语辞典大家都说同样的话。形容众口一辞、意见相同。唐.李翶〈答侯高第二书〉:「苟异口同辞,皆如足下所说,是仆于天下众多之人而未有一知己也。」也作「异口同声」、「异口同音」。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大家都说同样的话。形容众口一辞、意见相同。唐˙李翱˙答侯高第二书:苟异口同辞,皆如足下所说,是仆于天下众多之人而未有一知己也。亦作异口同声、异口同音。
其他释义1.同'异口同声'。
1.但是大家异口同辞地说是尼庵,可见英雄所见略同。
2.广东省水利厅、财政厅、广州市物价局领导异口同辞,声称水价非涨不可,不涨企业就干不下去了,这情形明显是在为水价上涨造势。
3.财政厅、广州市物价局领导异口同辞,声称水价非涨不可,不涨企业就干不下去了,这情形明显是在为水价上涨造势。
4.财政厅、广州市物价局领导异口同辞,声称水价非涨不可,不涨企业就干不下去了,这情形明显是在为水价上涨造势。(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异口同辞造句)
5.广东省水利厅、财政厅、广州市物价局领导异口同辞,声称水价非涨不可,不涨企业就干不下去了,这情形明显是在为水价上涨造势。(www.chazidian.com/zj-85624/造句)
读音:yì
[yì]
(1)(形)有分别;不相同:~口同声|大同小~。
(2)(形)奇异;特别:~香|~闻。
(3)(形)惊奇;奇怪:惊~|深以为~。
(4)(形)另外的;别的:~日|~地。
(5)(形)分开:离~。
读音:kǒu
[kǒu]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读音:tóng,tòng
[tóng]
[ tó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
2. 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
3. 和,跟:同流合污。
4. 姓。
[ tòng ]1. 〔胡同〕见“胡”。
读音:cí
[cí]
(1)(名)优美的语言:~令。
(2)(名)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楚~。
(3)(动)告别:~行。
(4)(动)不接受;请求离去:~职。
(5)(动)躲避、推托:万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