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得
【拼音】:zhì de
【注音】:ㄓˋ˙ㄉㄜ
【结构】:致(左右结构)得(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1.致使。2.招到。致得[zhìde]⒈致使。⒉招到。
基础解释致使。招到。
引证解释⒈致使。引唐陆龟蒙《蔷薇》诗:“倚墙当户自横陈,致得贫家似不贫。”《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只为朱晦翁还有一件为着成心上边硬断一事,屈了一箇下贱妇人,反致得他名闻天子,四海称扬,得了箇好结果。”⒉招到。引《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小道有法术摄召,可以致得尊夫亡魂来与娘子相会一番。”
网络解释致得◆致得
综合释义致使。唐陆龟蒙《蔷薇》诗:“倚墙当户自横陈,致得贫家似不贫。”《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只为朱晦翁还有一件为着成心上边硬断一事,屈了一箇下贱妇人,反致得他名闻天子,四海称扬,得了箇好结果。”招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小道有法术摄召,可以致得尊夫亡魂来与娘子相会一番。”
网友释义◆致得【条目】:致得
汉语大词典(1).致使。唐陆龟蒙《蔷薇》诗:“倚墙当户自横陈,致得贫家似不贫。”《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只为朱晦翁还有一件为着成心上边硬断一事,屈了一个下贱妇人,反致得他名闻天子,四海称扬,得了个好结果。”(2).招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小道有法术摄召,可以致得尊夫亡魂来与娘子相会一番。”
1.苏护忤旨,本该勘问;但陛下因选侍其女,以致得罪;使天下闻之,道陛下轻贤重色,阻塞言路。
2.而宫廷代茶饮,则要精致得多,而且会考虑对症下药,比如慈禧太后经常有“胃气欠调,消化迟滞”等脾胃症候,用炒谷芽二钱,生槟榔二钱,水煎代茶。
3.也许这些措施有助于减缓资源稀缺压力和消除大面积贫困,但同时也会加剧人口结构失衡而导致得不偿失。
4.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得胜利。
5.领队的穿着最为夺目。同样的白色衣裙,但是要精致得多,佩带着肩章和银色腰带,一侧还挂着一柄短剑。
6.你现在有了一个细节精致得使人目眩的艺术品,它的精细阴翳和复杂文饰美得让你不敢相信。
7.假如无主帅的话,这些干将再得力,也未必能团结一致得如同人之左、右手那样一心一德。
8.此时他一定已经把跟随上帝和学习律法,当作他个人的目标,以求不致得罪上帝。
9.人物师阎立本,花鸟法恽寿平,俱精整有致,得者视为至宝。
10.他们变得话少了,心领神会地互相交换了个眼神,一致得出结论,很快就到了给他找个好对象的时候了。似乎是为了验证他们的想法似的,在旅途终点,女儿第一个站起身,舒展几下她那充满青春活力的身体。卡夫卡
读音:zhì
[zhì]
(1)(动)给与;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辞|~电|~函|~候|~敬|~谢。
(2)(动)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个方面:~力|专心~志。
(3)(动)招致:~病。
(4)(动)以致:~使人误解。
(5)(名)情趣:兴~|别~。
(6)(形)精密、精细:细~|精~。
读音:dé,děi,de
[de]
[ dé ]1.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2. 适合: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3.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4.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得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
[ děi ]1. 必须,须要:可得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 de ]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